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白银市

蚕豆“鼓”起农民钱袋子--景泰县正路镇种植业发展纪实

时间:2020-09-07 16:38:43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雨婷点击:

好得很土地流转费一万二千元我和老伴务工有两万元的收入加起来每年收入三万多元,这不就是小康吗。”在大滩村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地埂上,该村66岁的村民张元林如数家珍地对记者说。

处暑时节,位于景泰县正路镇大滩村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里,一尺多高的蚕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nEO_IMG_图片1.jpg

正路镇现有耕地面积21.55万亩,其中旱砂地20.8万亩,井泉灌溉地0.75万亩,属典型的“靠天吃饭、雨养农业”地区。针对全镇长期干旱缺水、农业发展空间小、产业结构单一、收入低而不稳的现状,该镇依托正路精准扶贫引提灌工程,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景泰和嘉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项目区种植蚕豆藜麦小金瓜作物,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力开创“旱变水”新时代。

“今年元月份,公司流转正路镇正路村、川口村、大滩村、石井村、峡儿水村、石家庄村300户农户、1122人的土地,流转费每亩/300元,流转土地的村民到公司从事田间锄草、浇水、施肥、喷药等工作,工期6个月,每月每人可拿到2500元左右的工资。”景泰和嘉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国林说。

据悉,景泰和嘉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正路镇进行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目的一是实现传统雨养农业向现代节水农业的转变。通过修建高位水池配套滴灌和补水灌溉等节水技术,将水肥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使得水资源利用率提高60%以上,弥补正路种植业“靠天吃饭”的短板,不断增强旱作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全镇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提供成功经验;二是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用好土地流转和劳务输出两个杠杆,农户每年获取100300/亩的土地流转费,同时由大滩村牵头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按照“市场出单、合作社接单、企业买单”的经营模式,吸收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为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变群众“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让农户得到双重收益,实现亩均增收500元以上。

大滩村村党支部书记尹祥武对记者说:“刚开始时,一些村民对流转土地有顾虑,现在尝到甜头了,群众可高兴了,纷纷说,‘这条路子走对了 ,是真心实意为我们好,我们坚决拥护’。”

“目前,项目区种植蚕豆6200亩,藜麦2100亩,土豆1000多亩。同时试种金瓜1亩,南瓜30亩,长势很好,明年将大面积种植。”说这番话时,蒋国林显得信心满满。

正路镇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着力重点,精准聚焦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紧盯贫困群众增收目标,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探索建立1+3+4”的产业发展模式,扎实推进“五盯紧五整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战,推动形成贫困村有致富产业、贫困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正路镇党委副书记高国卓对记者说。

金树栋  路登明

nEO_IMG_图片2.jpg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