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白银市

携手共铸安居梦——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纪实

时间:2021-07-07 17:04:30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白银讯 夏日炎炎,黄土高原五彩纷呈。走进白银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人来人往,绿茵如毯。凉亭里、健身广场嬉笑声回荡••••••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决策。2008年以来,白银区坚持把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惠及民生、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构建起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 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给力”的住房保障“民生套餐”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为百姓织起“住有所居”的幸福网让幸福更有“质感”。 

一路走来,白银区安居工程步步扎实,步步精彩。

保障性住房:点亮万家灯火 共赴小康之约

“真没想到保障房也建得这么好!”做为八零后,曾潼叶与丈夫为进城务工的新市民,今年37岁的夫妻两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小儿子下半年上小学一年级。谈起保障性住房的好处,她赞不绝口:“自从住到银馨家园,我感受最深的是孩子上学方便了,两个孩子从家到学校只需5分钟。更主要的是我在这里还能有机会学习技能。社区经常举办技能培训,我如今已拿到中式烹饪、中式面点、化妆美容三个技能培训证书了。等到孩子再大一些,我将进行自主创业。”

nEO_IMG_图片1.jpg

图为白银区保障性住房银馨家园小区

住房,在老百姓心中,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希望的港湾。想要有个温暖的家,渴望高楼大厦里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不是一家一户的梦想,而是众多住房困难家庭的梦想。使居者有其屋,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搭起奔向小康生活的希望,这是白银区委区政府矢志不移的追求。而建设保障房,则是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白银区共建设保障性住房小区9个,分别为惠民小区、悦民小区、安民小区、西村联合大院、安民印象江南、安丽家园、京怡家园、锦华苑小区、银馨家园小区,建成保障性住房11106套72.6万平方米,惠及人口3.05万人,累计完成投资19.7亿元,争取国家省级补助资金5.99亿元;累计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 6739.29万元,保障中低收入家庭6676户。最大程度地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减轻了居民的生活负担,做到了应保尽保。

同时,通过在园区内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解决了工业园区企业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合理,学校、幼儿园、社区党群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nEO_IMG_图片2.jpg

图为白银区保障性住房住户家一角 

“不但要建好保障房,更要让群众在保障房里住得放心、舒心、开心。”白银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白银区把保障性住房的合理公平分配作为住房保障工作的生命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让住房保障切实为民惠民。

棚户区改造:筑就幸福新居 共享发展红利

夏日的阳光热烈通透,照耀着希望之梦

白银市是因矿得名、因矿设企、因企设市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银公司、银光公司、二十一冶等国有企业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思路,在划拨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建筑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积小、使用年限较长、抗震等级低、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房屋地基下陷、墙体开裂,没有消防通道和设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绝大多数老百姓迫切期望改造;随着白银城市不断发展,王家湾、大井子、刘家梁已成为典型的棚户区和城中村,区域内布局混乱,房屋密集,年久失修,道路狭窄,上下水、采暖、消防等基础设施缺失,居住区域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改造势在必行。

nEO_IMG_图片3.jpg

图为白银区棚户区改造凤凰名都小区

近年来,白银区历届党委政府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持续不断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以中心街、文化宫、二澡堂为标志的城市棚户区改造,以王家湾、大井子、刘家梁为标志的城中村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了白银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也将载入白银城市建设发展的辉煌史册。

“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圆了我多年的梦想。”说话的是76岁的刘大爷。过了十几年的棚户区生活,他或许有过愁苦、失意、牢骚,但在白银区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后的生活变迁和体贴入微的细节中,他感受到了这个“民生工程”的分量和暖意。这一刻,幸福和感激都不带任何虚妄地写在脸上。

一头挑着党和政府的信任,一头挑着棚户区居民的幸福,“干”字当头的白银区委区政府从未懈怠,面对城市危房、城中村改造重任,带领全体参战人员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打了一场场漂亮仗,将一件件棚改惠民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根,圆了无数棚改家庭多年的“新居梦”。

棚户区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再交给历史。改造棚户区,让亿万居民圆安居梦。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项重大民生举措在白银区快步推进。截止2020年底,白银区先后实施棚改项目39个,建设安置房19465套223万平方米,惠及人口5.35万人,累计完成投资55.13亿元,争取国家省级补助资金5.85亿元。

nEO_IMG_图片4.jpg

图为正在建设的友好新城(白银公司招待所东侧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回顾棚改,“白银区速度”又一次刷新,一种令人激情燃烧的精神力量贯穿在从决策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政策扎实有效深得民意。在潜移默化中,凝结成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棚改精神”。它包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情怀,知难而进的坚定信念,吃苦耐劳的实干劲头,同心同德的协作氛围,依法依规、创新务实的工作艺术。

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新颜 群众乐开怀

“老旧小区改造真是好,民生工程建设效率高。老旧小区改造列清单,党建引领居民说了算。小区居住环境变美了,花园绿地广场真不少。党委政府倾力办实事,只为百姓高兴开颜笑。”一曲顺口溜,道出了白银区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的共同心声。

nEO_IMG_图片5.jpg

图为改造后的白银区长通厂小区一角

老旧小区是城市的难点、群众的痛点。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龄小区”,设施老化、功能不全、配套缺失、隐患突出,加上遍布小区的破烂小平房,一度让居民们倍感困扰。改造环境、规范管理,让生活更“宜居”,成为所有居民心底里最急切的盼望。

民有所求,我有所应,群众的需求就是白银区委区政府努力的方向。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相关会议多次强调,要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打赢老旧小区改造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把抓好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用心用情,才能让民心工程得民心。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白银区始终以解决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问题为切入点,按照“上级补助、地方配套、社会筹集”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式,探索出了老旧小区改造及公共配套服务资金利用的新模式。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和群众共同参与、连片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小区管网等配套设施得到维护更新,新增了停车位、开辟了公共活动空间,不仅小区美了、面貌新了、颜值靓了,城市形象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nEO_IMG_图片6.jpg

图为改造后的白银区棉纺厂小区一角

近年来,白银区抢抓政策机遇,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政府惠民实事之一,152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涉及楼栋1387栋,住户5.7万户,惠及居民约15万人。累计完成投资约13亿元,争取国家省级补助资金9.7亿元。改造中,对老旧小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绿化、照明、围墙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并科学合理配套养老扶幼、无障碍设施、社区服务、便民市场等服务设施,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让老旧小区更加宜居,群众生活更加安居。

易地搬迁安置:“易”得广厦千万 开启幸福新篇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十三五”之前,在白银区,有一部分贫困群众还居住在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的山沟沟里,成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如何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确保脱贫路上“一户不落”?白银区的回答掷地有声——搬出去。

nEO_IMG_图片7.jpg

图为白银区武川小区鸟瞰图

 搬出去,是奔向美好生活的历史选择;搬出去,是走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搬出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抉择。

白银区大地上,一场改变贫困群众命运的“大迁徙”生动上演。搬出世居的故居,作别眷恋的土地,向着希望“迁徙”。故园,不再是“肠断处”;山外,“此心安处是吾乡”。 

    改革需要大气魄,建设呼唤大手笔。

2010年,白银区启动易地搬迁项目。11年来,白银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引导、扶持农民进城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易地扶贫搬迁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政策优势,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发挥资金集聚效应,交出了一份既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又较好地解决了扶贫和移民搬迁难题的“白银区答卷”。

70岁的高幼山2008年从武川乡独山村迁到武川新村社区。响应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他们村大多村民都迁出来了。走出深山沟,告别穷窝窝,迎来新生活,日子过得比蜜甜,由衷的喜悦荡漾在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他说:“过去住在深山里,出行困难不说,就是做饭也是烟熏火燎,实在是不方便。现如今,住的像花园,做饭用的是天然气,干净,卫生、方便。娃娃们上学方便了,年轻人进城务工有稳定的收入,和过去相比,简直是天翻地覆,连想都不敢想,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nEO_IMG_图片8.jpg

图为白银区强湾小区鸟瞰图

 岁月流光,记取华章。2010年以来,白银区分批分期建设武川、强湾两个易地搬迁小区,建成住宅4354套43.52万平方米,惠及人口约1.3万人,累计投资约 6.6亿元。

农村危房改造:告别危旧房 喜圆安居梦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文中的情境被无数人期盼。如今,这幅美丽图景正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广袤的白银区大地上。2009年至2016年,白银区共落实农村危房改造8946户,落实补助资金8205.4万元。一座座经过改造的农房,为乡村振兴描绘出多彩的样本,注入了鲜活的底色,为曾经的困难群众构筑起新时代的田园梦想。

nEO_IMG_图片9.jpg

图为改造后整洁干净的村庄

 ——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白银区农村困难群众想改善居住环境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资金压力,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奠定脱贫攻坚基础。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是解决贫困群众住房条件的硬性要求,2018年是白银区脱贫摘帽的关键一年,早在2016年底,白银区已完成全部存量农村危房改造,并在后期对农村房屋实施动态管理,做到“住人不危房,危房不住人”,为该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保障目标,农村居民通过积极参与危房改造,更有效地提升了摆脱贫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nEO_IMG_图片10.jpg

图为改造后整洁干净的村庄

 

如今,那些散落在乡间、经过加固重建的新宅,同久经岁月却依然完好的老宅交融在一起,忠实记录着村庄的巨大变迁。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在农村住房持续改善的进程中,白银乡野“六朵金花”竞相绽放、摇曳生姿。“花村·顾家善”烟柳碧树,小桥流水,红花香草,白墙黛瓦,漫步在光阴雕琢的巷陌里,点点乡愁花中寻,一物一景总会让人恍然遇见自己温暖如初的乡情。“古韵·大川渡”“乡坊·强湾村”“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焕然一新的秀美别致村落里,凝聚着馨香懿德,摇曳着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希冀。“大坪·农业园”,田畴沃野,稼穑情浓,瓜果溢香,花海如潮。这里兼备旅游观光之妙,又萦绕田园牧歌之美,采摘游玩,品尝美食,欣欣然地走向这花木葱茏的地方,总有暗香盈袖。彻底摆脱贫困的白银区父老,面对这如斯美景,感念这美好时代,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蜗居”到“宜居”;从土坯房到楼房;从“羊肠小道”到通途;从收入单一、增收无望到户有增收门路、人有增收技能,白银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可感可触,可谓是累了干部,甜了百姓!全区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奋斗之歌、战斗之歌、团结一心、实干苦干建设美好家园的时代强音!30万白银区儿女,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正以高昂的姿态,自信满满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踏歌前行......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