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甘肃资讯

申遗成功是保护的开始

时间:2014-12-28 17:54:07来源:每日甘肃网编辑:赵小春点击:

  申遗成功是保护的开始

  北京时间6月22日下午4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通过审议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入选该项目的遗产地共33处,其中包括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至此,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相关报道见6月28日《兰州日报》一版)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是多种文化、多民族交汇之地,灿烂的文化遗存与深厚的历史积淀造就了甘肃文物大省和历史遗迹大省的地位,甘肃成为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可谓实至名归。

  世界遗产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此次申遗成功后,甘肃省政府即向全世界郑重承诺,甘肃省文物行政部门、相关市州政府及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单位将严格遵守国际公约,依法履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责任;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培育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感;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深入发掘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价值,积极做好展示和利用工作。

  显然,在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上,我们已经做出了保护优先的选择。而这将会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必须的选择。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天文数字一样的资金,这是对地方财力更是对文保意识的严峻考验。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的教训不少。在2007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因为“旅游业过度开发、遗产地不堪重负”,我国就曾有包括丽江古城、故宫、颐和园在内的6处世界遗产被亮“黄牌”。而武当复真观改建成三星级宾馆事件、曲阜孔庙水洗事件、故宫星巴克事件……都在媒体曝光后引起舆论哗然。世界遗产被“过度开发”事件频频被曝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政府申遗的目的并不单纯,甚至是以申遗作为旅游开发的无形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已经让许多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可恢复性的破坏,这样的教训足以值得后来者所吸取。

  文化遗产乃至所有的文化遗存和文物,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属于任何个人,也不属于所在地政府,我们这些遗产地的居民、政府,只是它的守护者,而不是拥有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首先拥有的是责任,我们所被赋予的利用权利,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守护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作家冯骥才曾说:“申遗是保护的开始,不是开发,不是创造,更不是打造”。我们保护世界遗产,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尽到人类文明薪火传承的责任,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站在历史道德的起点上,遵循内心理性的选择,首先履行好保护世界遗产这项“国际义务”。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