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时间:2018-04-10 16:06:40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马彦程点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群体逐渐走向微观个体,让追踪每一个人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真正的学生。”

“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如果没有系统的在校生跟踪,时常将“以学生为中心”挂在嘴边的高校管理者或许永远无法弄懂学生的心思,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

以前,高校对学生的追踪仅仅停留在考试成绩方面,分数是唯一的“线索”。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挂科达一定数量会被退学。除了学生成绩和毕业率以外,高校是否关心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关心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

“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卡内基·梅隆大学教育学院表示。“了解学生”也成为美国十大教育类年会关注度最高的议题。

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是以在校生数据为基础,关注在校生体验,从年度教学质量、在校生知识能力素养增值、学生学习行为等多角度出发,对大一到大四学生进行持续调查和追踪,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以数据形式展示,帮助高校综合分析教学效果,提供关于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其他教学相关工作的改进建议。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坚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2015年起,该校开始进行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在校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高校应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督导与评估办公室李京处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麦》: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想要进行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京:培养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校生全程跟踪,对我院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感受进行连续调查,可以帮助我院全面了解学生发展,观察学生发展趋势,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的放矢,准确找出现状与培养目标的差距,修正和完善培养目标,更好地将评价结果或改进措施及时反馈给高校的教学培养和学生工作。

我院在已有的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自2015年开始引入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项目,形成毕业后和毕业前的学生评价相结合、在校三年整体评价和年级阶段性重点评价相兼顾的评价体系。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整体设计和各年级培养工作上均得到较好的原始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麦》:学院比较看重在校生成长评价的哪些指标?

李京:我们希望通过在校生成长评价中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增值等指标,反馈年度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期待,满足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需求。

《麦》:在大学里,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的数据帮助学院发现了哪些问题?能不能请您举一个例子?

李京:各年级学生的确有差异。学院更关注大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教育和适应性,大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压力问题,大三年级学生的毕业规划和职业成熟度等完成情况。例如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经济等适应性问题需要解决,专业教学培养需加强;大二年级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进一步提升。

《麦》:贵校未来打算如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帮助呢?

李京:学院领导、教学系和有关职能部门都高度重视发现的问题。对于大一学生的问题,未来我们准备从三方面提供帮助。一是继续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实用更前沿的课程内容;三是在专业教学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量,同时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质量,满足学生对于实践课程教学的愿望。

针对大二学生,学校也准备通过三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一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专业认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忠诚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乐于做基层工作;二是通过学科教学、实习实训和情景活动,进一步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压力承受能力,提高责任意识,自觉对企业、对单位负责;三是通过团队活动,促进学生提高适应性,缩短适应周期,提高协作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完善学生初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麦》:在校生成长过程评价的一大特点在于“持续跟踪”,比如知识能力素养的增值,比如职业成熟度的提升和学习行为分析,等等。您认为这样的持续跟踪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京:通过对大学生成长的持续观察,了解学生能力素养的增值,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情况、学习参与度和职业成熟度的进程,对确认高校的教学、生活和政策如何影响学生发展,以及促进我院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有重要的价值和参考意义。

首先,从宏观管理角度考虑,持续跟踪有利于学校了解和掌握培养对象的成长过程,提升人才培养效果。通过知识、能力、素养的增值数据,学校可以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可以采取适时干预的手段,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的目标。

其次,从人才培养过程环节角度考虑,便于较为准确地找出学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目标的差距,通过学生学习行为的跟踪评价,了解学生学习参与程度,比对学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优化相关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从完善培养目标角度考虑,有利于学校调整或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通过对学生职业成熟度提升的持续跟踪,有助于分析学校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需求的匹配程度,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较为精准的调整。

数据链接:

麦可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显示,中国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8%。高职高专院校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87%,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2%),其次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9%)。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母校的学生工作满意度为82%,认为母校的学生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与辅导员或班主任接触时间太少”(48%),其后是“学生社团活动组织不够好”(41%)、“解决学生问题不及时”(35%)。

《麦》:麦可思提出协助高校向数据管理转型。您认为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将产生哪些影响?

李京: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大数据时代正悄然来临。高等教育不仅是大数据研究与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不断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我认为,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数据推进了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获取固然重要,但难度更大的是对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即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搜索、算法、模型创建等设计,对数据进行加工,对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大数据将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运用大数据并进一步进行数据的挖掘,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有利于学校改善教学、学习情况。通过调研获取数据对于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整体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事实出发,用数据说话,有效地避免了仅凭经验片面的决断出现,从而使高等教育决策和改革更有证据与说服力。

最后,大数据将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有机会建立全面、海量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数据库,使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实践机构参与其中,将实现由以往仅关注成绩的评价模式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跨越。

后记

改革与转型,或许是近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经常提及的话题,无论是教育技术创新还是教学形式变革,无论是教学评价还是专业调整,都围绕同一个核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在校生成长全程评价正是围绕学生体验进行的调查,定位问题、及时改进和解决,让学生成长过程变得透明。(来源:搜狐教育-麦可思研究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