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资讯

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特色文旅产业​

时间:2019-12-25 13:32:21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编辑:石慧珍点击: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辖7县1市,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是24个民族、74万人共同生活的家园,也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被誉为“九色甘南香巴拉”。

  近年来,甘南州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甘南的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优势,牢牢抓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朝气蓬勃的经济生态、光辉灿烂的人文生态、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按照“点上抓景区、线上抓景点、面上抓景色、空间抓布局、整体抓协调”的思路,深入实施“文化撑州”和“旅游兴州”战略,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藏区特点、甘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5年甘南州累计接待游客770.02万人次,同比增长54.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03亿元,同比增长51.3%。2016年甘南州累计接待游客1003.15万人次,同比增长30.2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78亿元,同比增长34.48%。2017年甘南州累计接待游客11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2.3%。2018年甘南州累计接待游客1220.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2.6%。今年1月-10月,甘南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3.57万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66亿元,同比增长15%。先后荣获2019年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甘肃省全域旅游发展创新奖和创建先进奖。

  ——突出规划引领,空间布局更加清晰。充分发挥《甘南州“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甘南州“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甘南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等规划引领作用,精心做好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局”3篇文章,促进形成“点—线—面”联动发展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不断加大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升重点景区的基础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建成了以冶力关、大峪沟、当周草原、扎尕那为代表的生态景区,以拉卜楞寺、郎木寺为代表的文化景区,以腊子口、俄界为代表的红色景区,以甘南文旅会展中心、华羚牦牛乳产业园为代表的工业景区,创建成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30处,构筑了既有“顶天立地”的大景区,又有“遍地开花”的精品景区、特色景区。倾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弯”旅游风情线、洮河民族民俗旅游风情线、大夏河宗教文化旅游风情线、白龙江高山峡谷旅游风情线、213国道草原湿地国际精品旅游风情线、迭部—舟曲—卓尼—临潭红色胜地旅游风情线、合作—冶力关彩色长廊旅游风情线,持续推进万亩油菜观赏带和高原花卉彩色长廊建设,对照《甘南州旅游专业村建设标准(试行)》建成特色鲜明、规划有序、设施完善、初具规模的旅游专业村186个,成为镶嵌在7条文化旅游风情线上的“珍珠玛瑙”和闪耀在雪域高原上的“漫天群星”。积极推进景城一体化建设,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环境革命”有机结合起来,纵深推进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环境革命综合整治攻坚战和持久战,系统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设了一批具有高原特色、彰显藏区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精品亮点工程,做“亮”了主城区、做“美”了主干道、做“净”了结合部,创造了全域宜居宜游宜业的文化旅游大环境,实现了全州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

  ——突出项目支撑,产业基础更加完善。积极争取和全面落实各类文化旅游建设项目,逐年加大文化旅游专项资金投入,千幅唐卡、冶力部落民俗文化产业园等文化项目和景区道路、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项目相继实施,有力提升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能力水平。大力实施交通突破行动,夏河机场先后开通西安、拉萨、成都、银川、天津、重庆等客源地航线航班,临合高速和迭宕、玛久、合和、夏同公路全面建成使用,5条国家4A级旅游景区道路建设项目加快实施,文化旅游“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加大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力度,羚城藏文化公司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千幅唐卡建设项目、白海螺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入选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建成博物馆25个、图书馆9个、文化馆9个、城市数字电影院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0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乡村舞台)664个。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度,深入推进冶力关、拉卜楞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十三五”以来先后实施藏区专项总投资17亿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个。完善游客接待设施,建成了颐和大酒店等特色饭店,创建星级饭店39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制订旅游厕所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累计建成旅游厕所286座,筹措专项管护经费,就近招募贫困户负责日常管护。顺应自驾游发展新趋势,制订观景台设置标准,修建了74处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观景台。规范旅游标识标牌体系,合理设置“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您已进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标识牌和周边景区导览牌,在重点路段防撞墙、护坡上实施了道路景观再造项目。全力配合甘肃省实施“一部手机游甘肃”计划,建成智慧旅游一期项目,扎实开展微信小程序设计开发,形成了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游客服务平台。

  ——突出精准方略,文旅扶贫更加有力。持续抓好国家“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优势,认真落实《“两州一县”及18个深度贫困县实施方案》,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转穷业、拔穷根”,在实现绿色崛起中“移穷志、摘穷帽”。发挥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专业村辐射带动作用,实施48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发展农牧家乐1449户,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就地就近实现文化旅游增收创造了条件。甘南旅游扶贫减贫模式入围《2018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夏河县曲奥乡香告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以“三变”改革为平台,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全面盘活资金资源资产,形成了临潭县八角镇庙花山村、迭部县电尕镇谢谢寺村等“公司+合作社+农牧户”“旅游协会+合作社+农牧户”“政府+公司+旅游协会”的开发经营模式,催生了精品民宿、木屋营地、帐篷酒店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形成了以赛雍藏寨、诺尔丹营地为代表的民俗风情体验区,以桑科、尕海为代表的草原帐篷城,满足了游客的体验需求。依托乡村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群众将牦牛、藏羊、蕨麻猪、山珍野菜、青稞酒等原生态农林牧副产品开发包装成文化旅游商品进行销售,拓宽了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精心组织州县专业文艺院团广泛开展“文化下乡”等扶贫活动,指导组建64个旅游专业村农牧民业余演出队在文化旅游旺季开展驻场演出,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开放合作,品牌形象更加凸显。把文化旅游作为对外交流的桥梁、展示形象的窗口、传播文明的载体,做大做强“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特色品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甘南州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推广甘南文化旅游VI形象,精心制作文化旅游宣传片和动漫片,认购央视、旅游卫视等主流媒体和腾讯、百度等网络新媒体宣传广告,组团赴丹麦、尼泊尔等国家和国内主要客源地市场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邀请百强旅行社、知名媒体等实地体验营销。以“九色甘南 相约北京·向伟大祖国献礼”为主题,举办甘南州成就展,大力开展文艺演出、活态展演、DIY体验等活动,集中展示了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进网络营销,强势推广九色甘南。积极与兄弟市州跨区域合作,组建三省七市州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加入全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编制四省藏区交界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融入黄河上游大草原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区域联动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放大文化旅游节会效应,连续举办香浪节、赛马会、拔河节、楹联文化节、自驾狂欢节、锅庄舞大赛、则巴邀请赛、藏地传奇自行车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形成了月月有节会、县县有特色、时时有看点、处处有惊喜的生动局面。特别是史无前例地承办了“一会一节”开幕式,全力做好“三区三州”文艺展演、民族团结文化活动、当周草原文化长廊展演活动、九色香巴拉文艺演出暨“百、千、万”游“三区三州”活动、《津甘帮扶 丝路风情》大型交响音乐会等文艺展演工作,面向国内国际展示了甘南形象、传播了甘南声音、讲述了甘南故事,全方位展示了“如意甘肃”之韵和“九色甘南”之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各方宾客的一致好评、各族群众的普遍赞誉。

  ——突出融合发展,业态产品更加丰富。准确把握“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文化赋形”的关系,牢牢抓住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扎实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保护和传承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44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点),持续推进拉卜楞寺、甘加八角城、洮州卫城、果者堡、叶儿和牛头城遗址等文物保护项目,厚植甘南文化旅游的丰富内涵和人文关怀。加大文化遗产资源挖掘阐发力度,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举办特色文化旅游展览活动,创排《唐东杰布》《金顶梵音拉卜楞》《洮州情印》《五彩卓尼》《多彩迭部》《花开舟曲》等精品剧目,打造文化旅游旺季常态化节目《香巴拉之约》在甘南大剧院定时演出,鼓励引导民间文艺团体在城区广场定时定点开展锅庄舞演出。不断扩大文化旅游消费,建成“拉卜楞从拉”“洮州古玩一条街”“洮砚文化一条街”和“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等文化集市,举办了甘南州文化旅游商品大赛和香巴拉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开发唐卡、洮砚、锦带、藏香、楹联折扇等一大批富有甘南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支持“藏宝网”“拉卜楞网城”等企业开展文化旅游商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满足了广大游客购物需求。

  ——突出依法治理,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深入推动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法治化建设,依法规范文化旅游市场。注重行业管理,成立了全州餐饮行业、宾馆(饭店)行业、旅游商品和农牧家乐协会,积极推行旅行社、饭店、导游、农牧家乐等文化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文化旅游企业依法经营行为。结合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新形势,重新修订了《甘南州旅游管理条例》。强化文化旅游安全保障能力,落实文化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方案,推进文化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强化人才培训,2015年以来先后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344期,培训29665人次,提高了全州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和服务技能。招聘旅游公益性岗位人员200名为全州旅游行业服务,有效解决了全州旅游人才队伍较少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设立了甘南旅游民族演艺实训基地,为培养民族歌舞人才、提升民族演艺水平奠定了基础。持续做好“扫黄打非”工作,采取定期不定期、常规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场所,坚决查缴封堵有害信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景区(点)、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网吧书店等文化旅游场所执法检查力度,严打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持续稳定。继续落实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办法,累计先行赔付128件、赔付金额17.06万元,有效维护了游客合法权益。

  今后,甘南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始终践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创新打造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将甘南文化旅游打造成为闪耀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生态明珠”,镶嵌在“大香格里拉”文化旅游经济圈中的“绿色宝石”。(文/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林海)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