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陇南市

陇南市宕昌县红色小镇哈达铺

时间:2020-10-26 16:23:02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王海燕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宕昌迅 揭开历史的画卷,拂去光阴的烟尘,哈达铺,一个中国版图上几乎小得可以被忽略的西北山区小镇,从1935年9月至19368月开始,先后两次迎接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的到来。一条古朴昌盛的商贸小街,因为出产蜚声中外的“岷归”——当归,攒聚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几百家药材商贾,大街小巷,有声有色,笑语盈天!历尽艰辛,疲惫的红军在这里修养补给,扩红建政,一面面红旗竖起来了。

每当深夜,义和昌药铺里的“哈达铺灯光”透过木格窗户映出伟人毛泽东刚毅冷峻的身影,中国革命的未来重重地压在他的肩上,他一支接一支地点燃香烟,一团团腾起的烟雾静默无声,但历史的抉择有声,伟人的烟头上,燃烧着思索!一个偶然,邮政代办所的一张《大公报》启迪了智者的心扉,“哈达铺会议”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到陕北去”的重大战略决策英明有识,鼓舞人心。

岁月走进季节的深处,中国革命在困境中不停地前进着。一个深秋的清晨,阳光金子般挥动翅膀,军民难舍,依依留恋,漫漫风尘中,“到陕北去”的浩荡大军带着希望上路,思想的火光照亮了每一个年轻的脸膛。血雨腥风已停,艰难跋涉刚刚开始,中国工农红军该怎样踏出一条宽广的征途呢?

生命由阵痛走向萌芽,历史是一丛丛燃烧的火焰,凤凰涅槃才能重生,中国革命即是如此。

一路漫行,阳光又高又暖,街道两旁的铺面像不断打开的古老书页纷纷向后翻去,红色的墙面上是用毛笔书写的楷书,都是当年的宣传标语,看一眼,令人眼潮心热,“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红军不损坏人民的利益”“北上抗日,统一人民救中国!”……此刻,我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当年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彭加仑作于哈达铺的著名歌曲《到陕北去》:

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

创造了十几县广大的红区

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

成立了十几万赤色的军队

迅速北进会和,红军二十五军二十六军

消灭敌人,争取群众

巩固发展陕北红区建立根据地

高举抗日鲜红旗帜插到全国去!……

激昂的歌声飘荡在碧蓝的天上,像一阵阵久违的欢呼声!

遥远的历史需要我们走进,走进了便会自然感到亲切。八十多年来,哈达铺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人,有时会看到一些来自远方的背包客,他们一身旅行装,目光和面容都出奇地真诚。这些旅行者从事着各行各业,他们不仅仅是在寻找内心的精神家园。小小的哈达铺,在他们的眼里是矗立的山峰,显示出巍峨挺拔的宏大形象。的确,是因为一段难忘的历史让哈达铺小镇上生活的人和奔赴她的人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献身革命,哪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多的人不断地来哈达铺走一走,看一看,晒一晒身陷尘嚣的心灵,静静地思索一会儿,于是,内心多了一份高尚,一份真实,一份纯净。

哈达铺是诗意的、红色的和精神的。在哈达铺,目光触及的每一样东西即使普通弱小都极其凝重,不容忽视,是传承光大的红军长征精神的沉淀让平凡的生命有了重量和质感。难怪,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是那么安怡,自然,他们如小小瓦松一般显示着生命的坚韧和美丽。

脚步轻轻,不敢踏响街面上的长条石块,生怕惊扰了伟人刚刚睡着的酣眠,推开一扇扇厚重的木门,我的心悄悄涌动热流……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周恩来同志住室)——“同善社”,毛泽东、张闻天同志住室——“义和昌药铺”“邮政代办所”,“红军干部会议遗址”——关帝庙、“红二方面军司令部”——贺龙、任弼时等同志住室,红军长征一条街、红军广场、展厅等遗址和建筑群像一条长长的丝带,牵绊着我的脚步和思绪,默默地凝视着这方红色小镇,思绪万千,曾经的历史,铸就了永放光芒的红军长征精神,那就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奋力崛起!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一直前行的哈达铺阳光充足,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在。如今的哈达铺,早已不是当年只被南北药商看好的小镇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发展,热火朝天的小城镇建设让当年小小的西北小镇成为甘川国道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红色小镇,会自豪而繁荣地屹立在西北的大地上,存活在丰厚的岁月长河中,以光荣神圣的革命历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引领人们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前行……(作者:赵新平)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