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资讯

悟廉:莫被“鱼”所累

时间:2015-10-29 14:58:16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田言之点击:

   莲,以洁而美;人,以清而尊。自古,廉政就是为政者之伦理道德。而今,廉政文化已经了成为反腐倡廉的精神内核和内在动力。

  廉政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从有了政权,有了公权力,为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廉政就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说它永恒,是因为只要公权力存在,公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都曾探索过从政为官之道,清正廉洁为大家所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子路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强调为官者要以身作则。像类似这样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中国历史上不附权贵、执法如山的清官更是屡见不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唐代的狄仁杰、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等等,他们以身作则,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清正廉洁。

  《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吏治腐败,贿赂成风,但南阳太守羊续却洁身自好,从不收受礼物。一天,南阳郡丞为了联络与羊续的感情,遂送给他一条鱼。羊续不愿收,但又不好让郡丞当众难堪,便将鱼悬挂于庭院中,以示拒绝。等到郡丞再次给羊续送礼时,他便指着悬挂的干鱼教育他。此后,再没有人敢给羊续送礼了。“悬鱼”也由此成为为官清廉的美谈。

  看了“悬鱼”这则故事,我以为羊续这一古代官员的所作所为值得称道。在当时世风日下、社会腐败的情况下,收一条鱼算什么?但羊续明白,收受贿赂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今天别人送点小东西收下了,明天就会有人送更贵的东西给你,慢慢地就会贪腐起来。为此,不管什么人、送什么礼他都坚决不收,而且采取“悬鱼”巧妙拒绝,不仅向世人宣示不收礼,而且以“悬鱼”时刻提醒自己、警示自己。其良苦用心,可叹可敬,清廉之风,可表可赞。

  另一则拒鱼宰相的故事。《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鱼出了名。许多人便投其所好送鱼上门,均被公仪休拒绝。学生问他为什么,他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收人礼则思满其求,办事时就难免徇私枉法,就有被革职的危险。到那时,不仅他们不会再给我送鱼,恐怕连自己买鱼吃的俸禄也没有了。倒不如奉公守纪,个人俸禄虽不是很多但尚能保证天天有鱼吃。

  公仪休的话说得太好了。虽然他没有像悬鱼太守羊续那样标榜清廉,也没有痛斥世俗,但可贵的是他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深知,别人不会轻易送他东西,送者必有所求;礼也不是那么好收的,收之则必然要想方设法为其办事,而且这些事都不是那么好办的。而要办别人办不了的事,必然要用权力徇私枉法。这样下去,就有被革职的危险。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危机意识,所以头脑十分清醒,身居要职却始终有如履薄冰之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了不可为之事会有怎样的下场,他这种自觉用法纪规章约束自己、用预想后果警示自己的做法,令人深思。

  鱼也,欲也,二者同音。在这两则故事中,“鱼”都是“欲”的象征,一旦受人之鱼,便打开了欲望的缺口。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上说:“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而对付欲望,两则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启示:一是修养人品官德,自觉抵制不合理的欲望,从而做到预防在先,远离腐败;二是用法律的威严约束警醒自己,知道违法必究,从而控制欲念,廉洁自律。当下讲反腐倡廉,提“惩防并举,预防为主”,不正是对应的这两点吗?

  毋庸置疑,鱼可以是饵,也可以不是,说到鱼身份转换,当鱼作为诱饵没有成功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位置转换成鱼,那新的诱惑就是饵料。时下社会上拥有众多的“垂钓者”,别有用心,不择手段,专门以“诱饵”引诱别人咬钩,以便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诱饵”掩藏下的“钓钩”实在厉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就在生活环境当中到处“垂钓”,关键在“鱼儿”是否“咬钩”。因而,金钱可以“钩”人心窍,美色可以“钩”人德性,权力可以“钩”人灵魂,虚荣可以“钩”人理智,就连一文不值的奉承也会把人“钩”得飘飘然,让可悲的“咬钩”者乖乖地跟着“钓钩”束手就范。所以说,为人为官者要做到知理、知足、知惧、知改,克制每一种蠢蠢欲动的欲望。

  由于历史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清正廉政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民族的、地域的、阶级的狭隘性,刻上历史与时代的烙印,但它仍不失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到了近现代,这种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被赋予了时代的、新的内容。那就是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拒腐蚀永不沾。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务必时时自律自省,将法纪的威严、道德的叩问当做“定盘星”,做到奉法循理,克己慎行,不越雷池一步。这样才能“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其实,廉为人本,与生活息息相通。廉为社会乃至政治范畴,是为人之本,是修身之要。奢而不俭之人、污而不洁之人、粗而不精之人、昏而不醒之人、躁而不静之人、狂而不和之人,难为廉者。由此想到,“廉”从来都不是仅仅对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而是为人处世之本、修身养性之道。一个不廉之人,何谈修身?怎能处事?谁愿为友?更别说如何为政、如何行权了。

  笔名:田言之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