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知

甘肃庆阳:药王洞民俗文化村再掀旅游新潮 

时间:2018-07-31 11:14:17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黄明点击:

“我们村是庆城县的城郊村,以前这里的人大都居住在河边、山坡,且都以窑洞为主,汽车开不上去,下雨天窑洞房还掉土,生活条件艰苦的不得了。”今年54岁的甘肃庆阳庆城县药王洞村村民李岁月坐在自己开的小饭馆里回忆起了以前的场景。

据药王洞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宝介绍,药王洞村位于庆城县东侧,下辖8个自然村495户1926口人,柔远河流经村内,是一个山、川、塬兼有的村子,虽然就在县城旁边,但是始终发展不起来。


2016年,药王洞村建成了集特色餐饮住宿、中医药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陇东黄土民俗文化养生小镇。“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相信在养生小镇里能挣钱。县里和村上的干部都来给大家做工作,我仔细听了听,得知前几年不收房租,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党员,我得有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家里商量后就决定在美食街开一家小餐馆。”李岁月说道。

2017年元旦,李岁月的猪血炖豆腐小吃店在养生小镇内开业了。三五片猪血,几块豆腐,数根粉条加上萝卜片,一碗猪血炖豆腐经过烩制之后就做成了。“刚开始一天才卖十几碗,美食街人流也不多,后来知道的人多起来了,一天能卖几百碗。”李岁月说道。

据李岁月介绍,他的小吃店年营业额能达到20余万元,现在他的小吃店除了他们一家三口之外,还招聘了两位服务员,其中一位服务还是他们村的贫困户,每月能从店里拿到2600元的工资。“咱生活条件好了也得伸手帮贫困户一把,大家日子都过好了才算幸福。”他说。

据了解,为了保证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小吃经营户所有食材的品质,景区采取由商会统一购买原材料再原价卖给经营户的形式,从源头入手保证食品质量。景区经营户一律不准外带食材进入,也不能外带加工好的食品用以销售,必须使用景区统一供应的原材料现场加工,固定的肉、菜供应基地为景区提供了健康可靠的原材料。

同时,当地还在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建设了知青点、豆腐作坊、辣子碾坊等场所,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业生产习俗,展示了当地群众村居、饮食、农业生产、民间手绣等习俗物品,让游客参与到推小车、做豆腐、碾辣子等活动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和乐趣,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据了解,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采用“开放+免费+体验”的运营发展模式,把农民作为景区经营的主体,使农民华丽转身为经营的老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为了吸引农民从事旅游商业经营,在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的小吃经营户全部是景区无偿提供的店铺,经营户只需要交纳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水、电、卫生费用。按照“一店一品”的原则对经营户所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每个店铺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营品种,且在当地具有一定美誉,以此保证了民俗文化村经营项目的高起点、高品质。所有店铺门前都设有供游客品尝的样品,游客不论买与不买尽可以放心品尝,“先尝后买”的形式让游客倍感温馨。

近年来,药王洞养生小镇景区周边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农家乐、服务业,实现转移就业和二次增收,户均年收入逾5万元,已培育出3名“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带头人”、2家“中国乡村旅游品牌农家乐”。乡村旅游助农增收,实现致富。

“今年的游客比去年已经明显增多了,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宁夏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红火了我还要多招几个贫困户,我有信心帮助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李岁月说道。

据庆城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药王洞村现有成熟旅游景区(点)8个,农家乐25户,特色饮食小吃街运营商户60户,村内就地转移安置村民104户510人,征迁群众通过就近务工、承包经营店铺、在景区做零活、农家乐打工等不拘一格的方式,增加了家庭收入,帮助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1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农家土饭养养胃,黄土窑洞热炕睡;薰衣草花香惹人醉,金银花花开金银来;周祖农耕别样红,岐黄之术济苍生……”伴随着这首充满陇东地域特色的民谣,庆城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