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知

兰州全力打造西北地区黄河水上旅游“黄金线”

时间:2015-11-11 17:56:17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薛应霞点击:

  梨园人家(效果图)

  梨园秋色首席记者首席记者马军马军摄摄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什川古梨园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但梨花花期短,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且缺乏品牌塑造,吸引力不足,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如何在景区规划、建设中突破瓶颈,皋兰县文化旅游局近日组织召开“什川古梨园景区总体规划专家研讨会”,邀请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规划设计院、甘肃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兰州文理学院的相关专家为什川梨园黄河奇峡景区规划预先把脉、建言献策。经公开招标确定的规划编制单位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将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实施。根据《规划》,什川梨园将通过文化、体育和旅游的融合,增加游客体验、互动项目,黄河奇峡将打造高60米、宽60米、落差55米,仅次于黄果树瀑布(74米落差)的黄河景观瀑布,打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胜景。并通过黄河奇峡的航运,串起什川梨园和青城古镇两个景区,全力打造西北地区黄河水上旅游“黄金线”。

  什川梨园

  建设融体验娱乐为一体的黄河影视城

  什川梨园拥有500年历史,数万亩的种植规模,先后获得了“世界第一古梨园”、“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生态乡镇”“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七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成功入围百万人次核心旅游景区。

  专家认为,什川境内生态优越,南北青山为屏,黄河横亘,风光旖旎,优质的生态资源为什川发展旅游业,构建山水田园生态休闲品牌,以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景区核心资源季节性明显,可游览天数有限;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不成系统,缺乏运营模式探索。综合来看,什川的优势在于知名度高,近郊区位,占据对接都市的明显优势。劣势为旅游起步晚,基础设施薄弱;建筑缺乏特色,千篇一律;梨花花期短,游览季节性强。为打破发展瓶颈,拟按照“一带一核一心四片区”的布局结构进行规划,其中一带是黄河风情带,一核为百年梨园,一心为文化旅游体验中心,四片区包括旅游综合服务区、优美小镇示范区、生态田园休闲区和体育运动休闲区。文化旅游体验中心拟定为映像什川,将依托黄河南岸地块,融影视拍摄、黄河风情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打造具有黄河风情的影视城。延长游客游览时间,丰富什川旅游产品体系。依托西南侧大奔头山山体,以运动休闲为理念,打造融运动娱乐、创意休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聚集地,子项目包括登山、攀岩、滑翔、热气球、山地自行车、越野摩托等,探索体育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保护开发

  把上车村打造成兰州的“袁家村”

  什川梨园被誉为全球罕见的“活植物标本”和难得的“梨园博物馆”,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要求梨园景区必须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梨园核心的同时,注重梨园经济的挖掘,用经济收入反哺梨园保护。为此,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规划在百年梨园打造上车水街。上车村位于古梨园核心片区内,建议由政府牵头统一组织管理,在原有村民自发形成的街道上,进行风貌整治、绿化配置,建筑外立面改造,将架空电力线全部改为地下铺设。引入黄河水,打造沿街而过的小溪,增添街道景致。街道内部融入各色黄河水车形象,通过地雕、景观小品、半景画、墙面装饰等形式展现水街特色。并通过地方小吃、茶吧、主题会所等业态来充实街道内涵,汇聚人气,形成熙熙攘攘的水街形象,打造百年梨园中最为热闹的片区。把上车村打造成兰州的“袁家村”(陕西著名生态民俗旅游地)。

  “什川古梨树经济效益下滑,形成了部分居民对古梨树管理投入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皋兰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魏玉洁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梨树,使古梨园的价值最大化,应当走“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路子,由纯经济果园向生态文化园转型,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文化和旅游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保护——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什川古梨园可利用古梨树资源,发展半亩园经济,按照五星级生态酒店标准,在梨园建造每间仅能容纳2-3人的小木屋别墅,形成“梨园深处有人家”的唯美意境。并在周围配置半亩田地,向游客出租,免费提供农具,供游客在不同的季节选择性种植(或采摘)花卉、蔬菜、中药材等作物,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在半亩园中增加梨园特色小吃、酒吧、书屋等服务项目,让游客“游在梨园,吃在梨园,住在梨园”,深切感受归园田居的惬意。

  另外,通过开展古梨树认领活动,号召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士进行古梨树领养,确定领养关系后,可享受免费参与、免费品尝、园区使用、公益大使、古树树命名等特权。

  黄河奇峡

  打造60米宽的黄河景观瀑布

  与什川梨花相媲美的还有沧桑古朴的黄河奇峡旅游风光。黄河奇峡西起什川小峡发电站,东至青城大峡发电站,全长31.5公里,长、奇、险堪称黄河之最,故名大峡。纵观整个黄河流域的旅游景区,兰州黄河大峡谷的‘奇、特、险’的地貌特征在整个黄河流域都排在第一梯队,从品质上来说具有国家旅游资源的档次。

  与会专家认为,黄河奇峡两岸高山矗立,层峦叠嶂,奇峰怪石连绵不绝。既有北方山川的雄奇,又具江南水乡的灵秀;既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人文景观。沿岸

  三十六峰、七十二崖,峰峰显奇、崖崖蕴景。

  为进一步做好黄河文章,皋兰县拟在什川镇十字沟以南,黄河岸边的山脉设计建设水流量1200m3/h,用电量200kw/h,扬程55m,高60米、宽60米、落差55米,仅次于黄果树瀑布(74米落差)的黄河景观瀑布,打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胜景,彰显慷慨激昂、勇往直前的黄河文化精神。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和批复,进入招投标阶段。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以“父亲峡,母亲河”为主题打造黄河奇峡、花漾什川的兰州旅游新名片。

  景区交通

  通过航运串起什川梨园和青城古镇

  交通是否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区的吸引力。目前,连接什川与兰州的盐什公路升级改造已正式开始,预计2017年完工。届时,兰州至什川仅需15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未来,随着兰州北绕城高速的建成通车,什川将融入区域大交通网络之内,成为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上重要的旅游节点。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甘肃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达1.26亿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720亿元;兰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3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亿元;皋兰县接待游客达18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2亿元,其中什川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榆中县接待游客达2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6亿元,其中青城古镇接待游客达52.2万人次。不断增长的游客成为水上旅游的潜在客源市场。城乡居民出游能力的增强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游比重下降,中高端的度假休闲、专项旅游日益成为市场主流。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意识的转变为兰州—什川—青城水上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通过黄河奇峡航运串起什川梨园和青城古镇两个景区。

  另据皋兰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魏玉洁介绍,作为旅游项目的基础配套设施,什川镇金洲颐和园和什字沟两座码头的建设项目已通过县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批准,并由兰州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码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并取得立项批复。现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

  整体规划

  将融入黄河风情线大景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规划编制单位将什川文化解读为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宗族文化四部分。其中黄河文化是国家级文化资源,世界性文化品牌;农耕文化是世界级农业遗产,天然农业博物馆;民俗文化具有地域特色和唯一性。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条件优越,为打造人文生态旅游高地奠定了基础。

  “未来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主题化、休闲娱乐化等趋势发展,散客化旅游的趋势更加明显。旅游市场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娱乐游转变,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性活动。自助游渐成时尚。因此,自驾营地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专家们一致认为,什川古梨园是一块非常独特而又宝贵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在整体规划中要以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按资源开发与保护利用并重的原则,进行规划开发。并建议,按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什川梨园景区,并积极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在规划中深度挖掘什川旅游资源,策划精品景区,提升旅游资源价值;开拓旅游产品,形成景点网络,设计多种旅游路线;完善基础设施,突破发展瓶颈,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实现什川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根据《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年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以上的大景区共20个。其中涉及到兰州市的有两个:百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和兴隆山大景区。当天的研讨会明确,什川旅游将融入百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整体规划,成为代表兰州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