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农牧频道 > 专家人才

农强民富百业兴——改革开放40年我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综述

时间:2018-12-24 14:58:13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雨豪点击:

成片火红色的藜麦与天相连,一位农民妇女站在藜麦前望向远方……这样一幅蕴含着丰收希望的摄影作品近日成功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照片里的大片藜麦正是由甘肃远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全球最大藜麦种植资源库和科研试验区,种植面积达3.3万亩。无独有偶,近日,我省“陇藜1号”和“陇藜4号”两个藜麦新品种成功出口到白俄罗斯,填补了白俄罗斯藜麦种植的空白。

从南美洲远渡重洋来到我省,再由我省一路向西输出到白俄罗斯,藜麦产业奇迹般地成长,只是改革开放40年来陇原农业巨变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从最朴素的解决温饱目标开始,围绕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农业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单纯求温饱”到“以特色换优势”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曾经为吃饱肚子发愁的甘肃,如今多项特色产业跃居全国前列。

1978年到2017年,我省的苹果种植面积由34万亩增长到470万亩,产量由4.29万吨增长到38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

马铃薯种植面积由418.59万亩增长到1083万亩,产量由47.05万吨增长到1300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

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2万亩增长到451.58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

……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打破“以粮为纲”单一经营的农业结构,紧紧围绕各地农业特色资源禀赋,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以特色换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结构、种养结构、产业结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加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和“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特色农产品。

2017年,全省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3313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初步形成了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牛羊肉生产供给基地之一。花牛苹果、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礼县苹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樱桃等优质果品品牌享誉全国。2017年,高原夏菜外销达820万吨,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蔬菜供应中心。全省脱毒种薯生产面积123.5万亩,原原种出口到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我省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瓜菜花卉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还形成了包括陇南山地、陇中陇东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河西走廊荒漠等在内的较为成熟的中药材种植区。

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吃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加快实施以机代牛推进计划和农业机械装备提升工程,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加快普及和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与1978年相比,2017年,我省农机总动力由323.96万千瓦增长到2018.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由5.32万台增长到81.9万台,机耕水平由26%提高到79.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12.4%提高到53.9%。

不仅如此,国家先后启动“三西”建设项目、景电调水、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引洮供水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展了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随着生产条件的日益改善,我省农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按照基地支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思路,推动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布局、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初步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甘肃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目前,我省已累计创建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60多个。2018年与1978年相比,我省牛、羊、猪、鸡良种化程度大幅提升,成功培育了第一个国家级高山寒旱草原生态区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已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2017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69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面积1614.7万亩、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实施面积101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

如今,在农业科技强大力量的支撑下,我省在粮食连年丰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大幅度提升,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

从“填饱肚子”到“鼓起钱袋子”

10月,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秦岭村的贫困户王秀霞高高兴兴地拿到了今年入股木耳种植合作社的800元分红。不仅如此,她还在家附近的木耳基地打工挣了1600多元。

“不耽误自家农活,还能在家附近打工,多亏党的好政策,咱农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王秀霞说道。

去年,秦岭村结合农村“三变”改革,为全村引入包括木耳种植、土蜂养殖等多项致富产业,借助“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土地、资金、劳务、技术“无物不股”,村民领分红、挣工资,增收渠道更多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农业农村改革始终坚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坚持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向农业深化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民吃上“定心丸”。从2015年开始,我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18年6月,共发放承包经营权证442.43万本,发放率达到96.72%。

2015年,农业部还在陇西县启动实施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拉开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

2017年下半年,农村“三变”改革在陇原大地全面铺开。以股权为纽带,我省整合农村、政府和社会的各种资源注入产业发展,形成了推进产业发展的强大聚力合力,既壮大集体经济,更促进农民增收。

如今,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特色农业、畜牧养殖、劳务输出、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与1978年相比,农民人均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已由110.25元增长到8076.1元。农民住房、医疗、教育条件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