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陇南市

甘肃西和县:非遗乞巧展现精神文明

时间:2023-08-28 14:33:27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西和讯(通讯员:何培)乞巧女儿节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如愿婚配和幸福美满的生活。古老的乞巧民俗传承着千百年来西汉水流域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样的文化传统,在西汉水畔上游已经延续了3000多年。为了让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弦歌不辍,自2006年开始,西和县已先后举办了十一届乞巧女儿节,古老的女儿节由曾经的乡村传唱走向了世界舞台。

新时代,乞巧女儿节也在不断吸纳着现代元素,呈现新的意义,在妇女发展、文旅开发、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方面都展现出时代魅力和勃勃生机。

独特民俗凝聚精神力量

乞巧文化自秦开始,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那些扣人心弦的唱词、精彩朴素的舞蹈、虔诚真挚的仪式,记载着西和女儿们敬畏自然、热爱劳动、追求巧慧、崇尚美德、拼搏奋斗、感恩生活的精神面貌,表达着广大女性乞求巧艺,争取家庭、社会地位,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nEO_IMG_图片3.jpg 

△仇池大地乞巧忙

几千年来,乞巧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也默默影响着乡风文明建设,尤其在引领家庭教育、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以及对女性自觉奋争、巾帼担当意识的培育,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十五年鼓起“巾帼力量”,背上丈夫和贫困扳手腕的蒿林乡巧女儿赵芳兰的故事感动过很多人,她曾凭一己之力撑起家庭重担,孝敬公婆,照顾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的丈夫和尚未成年的幼子以及年迈的公婆,十五年如一日,不怕苦不怕累,始终怀着一颗无私奉献之心,用真情经营着家庭,不仅尽到了一位媳妇、一位母亲的责任,还带领一家人脱贫,谱写了西和女性不怕困难的坚强奋斗之歌,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也为全县家庭树立了好榜样,她被市上评为“陇南好女儿”,2022年她的家庭也被省委评选为第四届甘肃省文明家庭。

nEO_IMG_图片4.jpg 

甘肃省文明家庭赵芳兰家庭

最近,刚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过的“巧媳妇”张芹又火了一把,她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不断钻研绣工,以其精湛的作品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多年前,她也是个村上的巧姑娘,每年都会参与乞巧,在乞巧过程中磨练心智,感受劳动之美、巧慧之美、生活之美,用她的话说“巧娘娘为她赐了福,让她学会了刺绣”。2014年,张芹在大家的帮助下,成立了“乞巧工作室”,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乞巧坊”刺绣协会,会员从原来的40多人扩大到将近200人,直接带动从业人员1300余人,她就是靠一双勤劳的巧手,足不出户实现了致富,被众乡邻称为致富女能人。

像赵芳兰、张芹这样的女性在西和县还有很多,能例举一个长长的名单。近年来,西和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连续举办乞巧女儿节,西和女儿们也通过借“巧”,积极融入乞巧女儿节与乡村振兴、商贸发展、劳务输转、文旅发展的深度融合之中,用勤劳、智慧和灵巧,撑起令人点赞的“半边天”,涌现出了一大批女书画家、女艺人、女电商、女企业家,她们的拼搏奋斗精神、勤劳致富精神,勤俭节约以及在家风家教、崇德向善中的做法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nEO_IMG_图片5.jpg

△10位致富女能手的故事

为了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让更多女性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参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五年来,西和县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680户,50户被评为省、市级最美家庭;推选省、市、县三级“美丽庭院”示范村53个、示范户2820户;全县涌现出省市三八红旗集体(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集体(个人)34个,广大妇女更加坚定、自强、文明、热情地走进新时代。

nEO_IMG_图片6.jpg 

△西和县石堡镇表彰“美丽庭院示范户”

nEO_IMG_图片7.jpg

△西和县卢河镇美丽庭院示范户

可以说,乞巧女儿节这朵民俗文化园里的璀璨火花既集中展示了西和女性精神面貌的风采,也在锻造西和女性的性格、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非遗”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nEO_IMG_图片8.jpg

△举办秦腔经典剧目展演

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西和县不断加大乞巧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通过“非遗+研学+文旅+招商+展示+美食+电子商务+劳务输转+产业发展”等创新举措,为乞巧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推动乞巧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古韵唱新词·山歌颂党恩”民俗与时代歌舞大赛在伏羲广场盛大举行,来自全县的88名山歌手,以独唱、二重唱、小合唱形式唱响传统民间山歌,用山歌反映乡村巨变,展示西和女儿的美丽、善良、灵巧,展示西和农民群众振兴乡村、建设和美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现场人影攒动,一派活跃气象。

nEO_IMG_图片9.jpg

△举办“古韵唱新词·山歌颂党恩”民俗与时代歌舞大赛

为了全面挖掘乞巧文化在聚民心、展形象中的现实意义,西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这一主题,探索形成了“乞巧文化强自信”文明实践品牌,主旨是以乞巧等优秀民俗文化为引领,鼓励文艺志愿者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发动文艺志愿者开展送文化、送服务下乡等文体娱乐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其中,体悟美好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不断丰富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nEO_IMG_图片10.jpg

△西和县民间乞巧活动调演

据不完全统计,西和县每年围绕“乞巧文化强自信”文明实践品牌,开展文艺志愿服务3千多场次,参与文艺志愿者300多人,服务群众20万人次以上。

nEO_IMG_图片11.jpg

常态化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西和乞巧穿越千年,生生不息,在今天更加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西和儿女清醒地认识到乞巧文化不仅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还要以“非遗+”的方式不断融入现代元素才能传承发展地更好。

据了解,西和县先后以乞巧为题材,创作了舞台剧、微电影、动漫片、主题曲等一批文艺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乞巧文化的传承载体。为进一步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积极性,还出台了《西和县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奖励办法》,广大文艺工作者激情高涨,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今年,西和县别出心裁,以乞巧为题,由13名西和籍中书协、中美协会员联手创作7米长《仇池书画长卷》成为文创产品研发的新亮点。

nEO_IMG_图片12.jpg

△文创产品《仇池书画长卷》

正是在以乞巧为主的非遗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西和凭借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名片,创新性探索“非遗+”模式,将繁荣文化事业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文化艺术、支持文化艺术的可喜局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非遗文化融入乡风文明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堪称非遗资源的“富矿区”,乞巧、麻纸、皮影戏、羊皮扇鼓舞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就有59项,共同构成这片美丽地域的文化底色。

nEO_IMG_图片13.jpg

△西和非遗“影子腔”

家住姜席镇的青芳英是比较活跃的“巧头儿”,生长在乞巧世家,她的奶奶、妈妈、女儿都是“乞巧女”。“乞巧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教育我们更加向美向善,自立自强,并为家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她的描述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文化自信的豪情。

确实,很多年轻人对乞巧文化从最初的图新鲜到后来的认同感,不仅体现的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更体现了村民主人翁意识,他们对家乡的发展更加关心、对邻里和睦家风养成更加热衷。可见,非遗的文明力量已无形中幻化为一股净化乡风、传播乡情、树立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

nEO_IMG_图片14.jpg 

△长道镇民间乞巧活动宁家村汇演

位于西汉水与大柳河交汇处的长道镇宁家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也是乞巧活动非常活跃的村子。近年来,西和县立足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在宁家村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长廊和文旅康养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民风淳朴乡风文明,以乞巧文化、仰韶文化、三国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董堡村是西和县晚霞湖风景区环湖六村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乞巧村,随着晚霞湖景区的提档升级,在该村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湿地公园,乞巧风俗民宿也落户董堡村,这个曾经“脏乱差”的小村子一跃蜕变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游人必去之地。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董堡村还不忘乡风文明建设,今年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领域问题治理中,及时整治发现问题,工作经验成为先进典型。

nEO_IMG_图片15.jpg

△西和县晚霞湖乞巧期间游人如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连年来,西和县积极开展“文明村”“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制定家庭文明积分及星级文明户评选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持续开展村规民约亮相、“星级文明户”评比、环境卫生红黑榜公布活动,不断培育良好家风,树立文明乡风,涵养醇美民风,让“乡风美”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

nEO_IMG_图片16.jpg

△红黑榜遍布城乡

据了解,近三年来,全县共评选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最美家庭、西和好少年等典型2460名,通过典型引领,激发人们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在全县掀起“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文明户”的热潮,文明称号成为群众最向往的荣誉。

文明实践里的“非遗”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自2018年启动以来,西和县便把此项工作纳入了全县高质量发展“大盘子”,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0个、实践站394个,实践基地40个。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西和县就充分认识到非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将本土“非遗”以文明实践特色项目为载体进行传承和发展。

nEO_IMG_图片17.jpg 

△西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角

乞巧文化比较浓郁的姜席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打造4支非遗文化传承服务队,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文化普及和程式表演让非遗文化深植百姓心间。

早在2020年,十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就整合理论宣讲人才成立“巧引导”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发展至今,服务队参与志愿者已达100余人,服务人数达3万人次。“巧引导”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创造性地用非遗文化搭建起了一座宣传桥梁,通过举办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大院宣讲、板凳宣讲等这些“接地气”的非遗载体,使得宣讲教育深入人心,群众也真正听进耳里、记在脑里、烙进心里。

nEO_IMG_图片18.jpg

△十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乞巧文化组建理论宣讲队

省级非遗传承人赵君平是见证了乞巧文化传承发展的亲历者,她说,“西和乞巧文化是我们西和女儿们的‘心灵寄托’,作为传承人,我希望能够将西和乞巧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同时也有责任带更多的徒弟,让西和乞巧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在乞巧文化的传承中,西和县把传承人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传承人认定制度,扶持培养了一批像赵君平一样的传承人。

乞巧女儿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时间沉淀里缓缓走出,正是有了像赵君平这样一位位非遗传承人,才让乞巧源远流长、久盛不衰,她们是擎起非遗传承的志愿者。

nEO_IMG_图片19.jpg

△传承人赵君平教孩子们乞巧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春风拂过,以乞巧女儿节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人的口中、手上,走进校园,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人们生活,并日渐渲染出别具一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色”。

每当周三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北辰小学乞巧社团的孩子们就迅速陷入兴奋状态,他们的乞巧课就要开始了,每到那时,教室里就到处充盈着孩子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崇尚。同时北辰小学还开设了《乞巧始祖与秦文化之旅融合》乞巧研学课程,教孩子们乞巧课的都是学校的老师,也是传承乞巧文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nEO_IMG_图片20.jpg 

△北辰小学开设乞巧研学课程

而早在2014年,西和县就出版了《千年乞巧情 神秘女儿梦》一书作为学生读物,也从2014年乞巧文化正式走进学生们的课堂,各学校也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编写了各具特色的乞巧文化校本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开设各具特色的乞巧文化体验和表演课程,乞巧成了一门净化儿童心灵,培养团结向上力量的必修课,引导培育更多青少年热爱和传承非遗文化。

千年乞巧千年梦。

乞巧源于生活生产,是现代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文明新风尚、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