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陇南市

宕昌县张家山村第一书记李国义:“造血式”帮扶助脱贫

时间:2020-07-11 13:27:50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雨婷点击:

在驻村任职的三个年头里,他走遍了甘江头乡张家山村的田间地头,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造血式”道路,助推深度贫困村张家山的脱贫摘帽事业,用实际行动一步步践行着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他就是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派驻宕昌县甘江头乡张家山村第一书记李国义。

张家山是甘江头乡最贫困的一个村,全村131户只有一户不是贫困户。初到张家山的李国义,出行靠步行、土豆就是下饭菜、手机信号得靠运气,最主要的是张家山是当地出了名的“懒汉村”,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任务,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改变张家山村贫困和落后的现状。李国义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张家山村三个山头的130户贫困户,因为交通不便,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情况,他与80多户贫困户同吃同住,详细记录每个贫困户情况,和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并制定帮扶计划。

在充分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李国义决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在他的帮扶下,中信银行投资69万元建成了中信银行张家山村帮扶基地和扶贫车间,建设了烘干房、电商服务中心和加工包装车间,购置了各种中药材加工、包装设备,对张家山村贫困户生产的中药材、花椒、蜂蜜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然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李国义还积极发动村民们发展庭院养殖等“五小产业”,为他们指导养鸡、养蜂的技术。李国义经常说,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脱贫就能看得见希望了。

但是,光靠产业扶贫对于深度贫困的张家山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产业发展有限,所带来的收入还达不到让张家山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加之异地搬迁后,搬迁地谢家坝村无耕地可种,无工厂可就业,容易形成新的贫困。

“农产品的产业发展这条路子固然好,但是农产品受制条件比较多,总体来说不是很稳定,想要让张家山彻底脱贫,就要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性的“造血式”脱贫的道路。”李国义说。在偶然的机会下,李国义通过中信证券了解到了光伏扶贫,经过多方考证,他觉得光伏扶贫这条道路可行。2018年9月,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经过研究决定通过捐资建设光伏扶贫电站。

“由于宕昌县不在国家确定的471个光伏实施县中,所以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分行领导们多次到国扶办进行汇报衔接,终于在去年的十月份将这个事情落实下来。”李国义说。在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大力支持和宕昌县委县政府通力配合下,2019年11月5日,中信银行斥资890万援建的1.5MW理川镇汪布村扶贫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在经过45天的紧张施工,于12月20日建成并网发电。今年2月份,光伏扶贫电站顺利纳入第三批国家光伏扶贫补贴目录,未来20年可为贫困户带来稳定收入。

汪布村扶贫电站不仅带动了张家山130户贫困户的增收,还带动了甘江头乡安家沟村、袁家山村、韩家山村和理川镇汪布村5个村共计1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预计每年达到150万元电费收入,可为每户贫困户增加3400多元收入。截止目前,累计发电108万度,创收81万。 

“李书记从中信银行来到我们张家山村,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他不怕吃苦、为人民服务,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李书记来了我们幸福了,我们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手里头也宽裕了。”……提起李国义,村民们赞不绝口。

如今的张家山村,脱贫产业发展起来了,易地搬迁安置工作也全面完成,光伏扶贫电站成功建成并网发电。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帮扶,李国义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走形式。如今的张家山村,仅剩28户未脱贫户,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山村全面脱贫计划很快就能实现。(赵梓茹 杨丹红 张煜敏 杜燕强)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