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定西市

魅力定西:极具地域特色的多彩民俗文化

时间:2018-08-08 17:20:28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岷县花儿、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临洮貂蝉传说、渭源县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陇西民歌、陇西云阳板、渭源羌蕃鼓舞、通渭皮影戏、临洮皮影戏、渭源皮影戏、安定区陇中小曲、通渭木雕技艺、通渭砖雕技艺、岷县点心加工技艺、陇西腊肉制作技艺、岷县铜铝铸造技艺、岷县传统织麻布技艺、临洮脊兽制作技艺、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定西剪纸、通渭剪纸、岷县宝卷、临洮花儿、临洮傩舞、岷县巴当舞、马营小曲、临洮水陆画、木板窗花年画、通渭马营脊兽、通渭草编技艺、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岷县二郎山庙会花儿会、岷县青苗会、岷县九宫八卦灯会、临洮拉扎节等等,无不表现着定西300多万各族群众世代生生不息、繁衍进步的历史足迹和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心路,证实着定西2.0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厚重和博大精深,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截至目前,定西有国家级名录4项(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省级名录34项、市级名录192项、县级名录205项;特别是岷县花儿被联合国社教文卫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刘郭成、李茂棣等2人被命名为国家级名录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我市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0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7名,各县区文化局也已陆续公布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郎山花儿会
  “花儿”是流传在我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花儿”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它是当地民众的口头音乐表达,在民间传承演唱了500多年。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影响的“花儿会”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岷县花儿被联合国社教文卫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明代高洪的《古鄯行吟》中写到:“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耕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可见二郎山花儿会至少在明代就已成型。
  二郎山花儿会集湫神祭祀、花儿演唱、物资交流于一体,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多层面的民俗事象,具体来说具有如下特征:花儿演唱以岷县方言为主,运用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每年“五月十七”参加花儿盛会的群众有10万人之多;湫神崇拜的原始性;求神娱神的世俗性;花儿演唱的音乐性;花儿歌词的文学性;花儿的原生态性;花儿的教化作用。
  二郎山花儿会期间所唱“洮岷花儿”有两种曲调,流布面积最大者(以县城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是“阿欧怜儿”,也叫南路派花儿。这种花儿的曲调,结构简练朴实,节奏自由舒展,以上下两乐句成段,属六声商调式。演唱时多用假噪子,男女同腔同调,起腔突发,高亢粗犷,悠扬婉转,回环往复。而流布在县城以北的西江、小寨、中寨、堡子、维新5个乡(镇)和城西北的西寨、岷山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的花儿叫“两怜儿”,因这种曲调拖腔、起腔多用“啊”字,命其名曰:“啊花儿”,又叫北路派花儿。其曲调结构严谨,节奏也较规整。
  由于岷县素有陇上“旱码头”的美誉,岷县的商流特别活跃。从每年的五月十二开始,持续将近10多天的物资交流,成为花儿会的又一特色。
  岷县巴当舞
  巴当舞是汉族群众口唱古羌语(部分衍化为藏语)、手摇巴当鼓列队踏步而进行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渊源,最初来自古羌族的“祭山会”,是“祭山会”中最原始、最尊贵的礼仪。魏晋南北朝以后,古羌族南迁,在藏族统治区域里,土司衙门有所谓“苯本”者,专司跳神祭祀,就是他们的后裔,部分古羌族与藏族之间的融合,保留了原始的习俗,巴当舞就是当地民族发展、演变的活化石。
  巴当舞中的巴当,是一种用鹿皮或羊皮加工的两面手摇鼓。巴当每年只在春节期间(初六至初十)舞蹈时使用,其余时间悬挂在厢房墙壁,不得随意敲动,不然惊动山神降祸于人间。
  在巴当舞中,最关键的人物是春巴。春巴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领舞者,也是继承者和传承者。
  每适春节,从正月初六开始,岷县中寨、小寨、堡子等乡村的村民围在打麦场上,点燃篝火,跳起欢快的巴当舞。首先进行的是安场巴当,由春巴带领,每户各抽出一名男子,手执巴当边击边舞,随着春巴的领唱,站在外围的众多村民同时拍手起舞大合唱。巴当舞的步伐,最常见的有:直脚步、春巴洋、春巴洋撒、难直洋撒、雄巴、难个儿麻难、澳洋洋、古艾、撒艾等九种。一种步伐,一个唱腔,场面庄严、热烈,充满神秘色彩。跳时,起先是安场巴当,安场结束后,由春巴带领进行敬山神舞。敬山神时,春巴与主持人点起大火,拜五方。接着在新立的秋千下
  进行舞蹈。其步伐和安场步伐又不同,有噢乃洋撒、洋乃洋撒、澳达、沙母洋、噢呦呦等。敬山神结束后,所有舞者吃饭、喝酒、品茶,进行藏语大合唱,美其名曰“扯节勒”。同时进行最后一次大合唱,合唱酒曲、茶曲及藏汉语混合的歌曲。巴当舞演唱曲调汉、藏语夹杂,形成了浓郁地域风格和多民族特色。洮砚制作技艺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石色以青绿为主,尤以“黄标带绿波”为贵,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工序有采石、选料、下料、设计、制坯、开膛、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洮砚雕刻技法分为两路。东路派以雕龙为主,主要是岷县的堡子、维新等地;西路派以雕花鸟为主,分布在岷县及周边地区。岷县堡子、维新的工匠熔两派技艺为一炉,享有盛名。洮砚雕刻技法还渗合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的篆刻技法。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誉。
  洮砚的手工技艺,自古为封建土司衙门管辖,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友,传男不传女,对外严格保密。明清以来,需求量大增,雕刻技工增多,技艺有了新的改进。近年来,涌现了李茂棣、马义平、何林材、张彦、林荣生等数十名优秀的雕刻能手,技艺日精。工匠遍及岷县、卓尼、临潭各地。洮砚是定西文化的一张名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岷县洮砚厂特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代制九九归一砚,作为贺礼馈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作永久纪念。九九归一砚,精雕99条巨龙,象征着群龙聚首,万邦归心,开创了洮砚雕刻技艺的新纪元。
  陇中剪纸
  定西的民间剪纸因地域的不同而特色各异。
  剪纸是用小剪刀和小刻刀将彩色纸剪刻成各种图案纹样。内容有人物故事如“八仙过海”、“二十四孝”、“八仙庆寿”,动物如飞禽走兽中的喜鹊、凤凰、公鸡、孔雀、虎等,器皿如博古、盖碗,以及花草鱼虫等。
  陇中剪纸风格多样,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剪纸图案艺术构成严谨细密,美观大方;通渭讲究“镶窗”和“云子”;岷县当地还流行一种堆花剪纸,将彩纸剪成牡丹、莲花、百合花的花瓣、花叶,然后分瓣分层堆贴于窗口格纸上。堆花的制作工艺考究且较为复杂,表现力丰富,立体感很强,远远望见,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除窗花外,农家还要在厨房的灶板上贴上“板沿子”。制作方法是将剪好的图案铺在25厘米左右宽的白宣纸上,再翻过来平置,用油烟将宣纸并纹样同时熏黑,待干后揭下纹样,宣纸上便保留着白色的图案纹饰,黑底白花反差明显,对比强烈,最后于每个纹样之间贴一绺下宽上窄、下端剪有“贯钱”图案并如意头纹样的彩纸条隔开,使其成为“二方连续图案”。农村家庭厨房的灶板上扣着碗碟灶具、调料盒等,垂下来的“板沿子”不但起着防尘卫生作用,而且美观大方。“板沿子”的图案纹样多以简洁明快的二方连续“孔雀戏牡丹”、“莲生贵子”、“金玉满堂”、“榴开百子”等寓意吉祥的内容为主。
  春缨(风钱)或大云子是先将白宣纸折叠好,再用刀具刻打出图案,其次用各色颜料(水色)将纹样渗透,在张贴时再一张一张剥开。春缨贴在屋檐的椽头上,春风吹拂,绚丽多彩,它象征着春回大地,招财进宝;云子多为“富贵牡丹”图案,呈横长方形,贴于门顶额内。春节期间,陇中大地虽是隆冬,但贴上大红金字对联,配上门神、春缨、云子、窗花后,顿觉春意盎然,生机无限。
  1985年6月至7月,定西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参加“甘肃民族民间窗花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有多件作品获奖,并被民族文化宫和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
  陇西云阳板
  “云阳板”是陇西县的一种传统祭祀舞蹈,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云阳板”即是“简板”,它是一种用于戏曲伴奏的击节乐器,用檀木或红木、黄木制成。因有用象牙制作的高档“简板”,故戏剧界称其为“牙子”或“牙板”。“陇西云阳板”的主要动作,由我国西部特有的民间单手鞭杆和双手鞭杆武术套路演变而来。其套路有“童子拜观音”、“八仙”等,动作有“湘子吹笛”、“翻山打虎”、“扑步亮相”、“小刀花翻身”、“飞脚卧鱼”、“吸腿探海”、“交叉对板”、“展翅占步”、“各自击板”、“互相对板”、“绕身转板”等。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仁寿山举行朝山庙会,要演出“云阳板舞”。云阳板表演队由8人组成,队员头束双髻,顶戴红花,披云肩,系战裙,着短裤,足登青线麻鞋,上缀一颗鲜艳的红绒球,手执云阳板为道具,俗称“拍板”。此板长约3尺许,宽约2.5寸,四片为一副,顶端用红丝线串铜钱拴系,表演者双手各持一组,双手执板下端,排双行,两人一队,作对称式挥舞行进。旗幡前导,唢呐吹奏,锣钹飞舞。“云阳板”队伍随着铿锵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变幻队形,载歌载舞,行进于道。此时,全城男女老少倾城出动,四乡近郊农民接踵而至,组成朝山队伍,到仁寿山上祭神观看演出。
  数百年来,这种独特的民俗祭祀经久不衰,已成为人民群众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庆祝活动。
  通渭小曲戏
  “通渭小曲”是明、清之际,在陕甘宁青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它糅合了陕西眉户、陇东道情、碗碗腔、北路乱弹和山歌的各种韵味、赋予了响亮、优雅、节奏严谨、委婉动听的独特风格。因其短小通俗,在民间俗称“小曲”或“小唱”
  通渭小曲,属于民间小戏种。包括曲调、曲牌和脚本三大部分。一个完整的唱本,从“月调”“背宫”入韵,然后以“紧述”“岗调”等曲调达到高潮,再以“落背宫”进入尾声,用“月尾”收曲。中间根据情节、唱词,配上与之相适应的曲调,并用曲牌音乐恰当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套曲”。这便是通渭小曲的演唱形式。
  临洮拉扎节
  “拉扎节”的拉扎,汉语为“山神”。拉扎节是定西西部的渭源县城、麻家集及临洮县衙下集、潘家集、苟家滩一带群众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开始的为期两个月的娱神驱瘟自娱活动,实际上是具有藏族特色的“傩舞”。拉扎节傩舞源于原始巫舞,是中原汉傩与蕃傩相结合,产生于定西西部的“地方傩舞”。傩舞需3天时间。第一天设坛请神,人们在村庙院地献牲燃香,设坛扬幡,跳幡法师(领舞)身穿花神衣,头戴“麻头”,手执羊皮鼓,领头击鼓舞蹈。舞蹈跳法以集体舞为主,舞人同时动作,程序基本一致,以弓步、跨步转身为主,整齐划一,别有巫舞韵味。第二天是祭神,神衣黄表装饰的法师嘴里念念有词,伴有舞蹈,通过踢跳、跨步等动作,表现祈娱“黑神”破阵,驱除“瘟神”。第三是完神,跳护神,法师用锅墨扮脸,身着神衣,手持五色花棒,头戴五方佛罩,口中含着猪的虎牙,三进三出,藉以“送神”,随后法师将自己脸上的锅墨用手点到观看的男女老幼脸上,表示吉祥。祭祀跳神舞蹈活动延续3天,直到送走“黑神”和“瘟神”为止。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