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美景寻踪 > 国内景点

问渠那得清如许|年宝玉则重现往日壮美

时间:2019-11-18 14:17:56来源:甘肃发布编辑:赵小春点击: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④】

问渠那得清如许

“天下黄河富宁夏。”说的是黄河赋予宁夏大地引黄灌溉之利,形成了对宁夏平原农业灌溉的独特优势,水润大地、地肥人富,这是千百年来母亲河赋予宁夏大地的荣耀。而如今,大河依旧静静流淌,见证着今日宁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初冬时节,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向东,追寻母亲河的足迹。出甘肃境,经中卫、过吴忠,我们来到了采访的第一站——银川。这座建城2000多年的城市,虽然地处西北,却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赢得了“塞上湖城”的美誉。

金色的阳光照耀着银川,随处可见的湖水泛着碧波,波光反射在高楼大厦上,五彩斑斓。

在当地水务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银新干沟旁。银新干沟,是银川市的入黄排水沟之一。虽值冬季,沟里的水草、坡上的草灌地、人行道旁的柳树却还顽强地泛着绿色,沟道旁的健身步道上,市民三三两两地散着步。

“以前这边就是臭水沟,大家都躲得远远的。这两年政府进行了改造,水变清了、空气变好了,还修建了人行步道。”正在进行晨练的市民杨玉红说,“有树、有水,环境好,我每天早上都来这边锻炼身体。”

一条臭水沟的“美容记”,正是银川市近年来加大黄河水环境治理力度,打造“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的最有力见证。

“宁夏共有13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其中银川就有9条。对于入黄排水沟的治理,是我们确保入黄水质的必备措施之一。”银川市水务局河道管理所副所长张延祝介绍说,作为推进黄河银川段保护治理工作的主要举措之一,入黄排水沟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要治理入黄排水沟,就要从源头抓起。”张延祝说,“针对城区4.5公里的银新干沟,我们清理了深度达1.5米的淤泥,种植了水生植物,从源头进行改造。”

此外,去年的提升改造工作中,银川市还针对排水进入银新干沟的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一级A排标准升级,并且避开城区,进行了水污分离的管道改造。

“这是为了防止大暴雨、内涝等突发性情况,避免对城区造成污染。”张延祝说。

9条沟情况不同,治理方式也各异。相对于银新干沟的治理,位于银川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对面的第二排水沟的治理,则更有“科技感”。前几年,因为第二排水沟在治理前违规的排污口多、污水处理厂不达标、周围环境也比较差,治理难度很大。

站在岸边向第二排水沟里望去,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的黄色草类植物,十分引人注目。“这是蒲草,一种水生植物,对于净化水质起到很好的作用。”张延祝介绍说,蒲草漂浮在水面,根系则透过泡沫板的小孔浸在水中,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方式。

改建渠道、净化水质、美化沿岸环境……让银川市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对于银川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位于滨河大桥黄河湿地公园的入水口处,一股股清流踏着欢快的步伐,不断涌进湿地公园的怀抱,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很难看得出这些水是排水沟里流出来的。

“这是来自永二干沟,也是一个入黄排水沟的水,这些水先要穿过湿地,再进入黄河。”张延祝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提升入黄水质,银川市还给入黄排水沟出来的水上了个“双保险”。 

排水沟的水经过湿地再次得到生物净化,不仅提升入黄水质,还能更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环境和形象。

“以前,这里的水比较脏,有旋涡的地方都能看到泡沫。这两年水清了,环境好起来了,吸引了很多喜鹊、乌鸦,去年我还见到灰天鹅和白鹳……我们天天在这里浇水、除草的时候,心情都好。”在园内工作的王伟立有感而发。

据了解,这正是2018年开始,银川市为加快推进入黄排污综合整治、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的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展连通工程的一部分。

该项目利用银川市滨河大道沿线散落的滩涂、坑塘、沟道等湿地进行整治修复和水系连通,封堵入黄排水口,将不具备湿地净化条件的6条城区排水沟和5条农田退水沟的水汇入滨河水系,由北大沟排入黄河,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

稳定的保护,为合理的利用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正值冬灌时节,也到了银川今年最后一次生态补水时,补水闸口将拉开,来自黄河的水将不断汇入银川市典农河,补足城区的生态用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入黄排水沟的治理,也推动当地在黄河保护治理中,向着新方向不断前进的方向。实施河湖水系连通,着力建设绿色生态“水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入黄排水沟的一部分已经纳入我们城区的典农河水系,二排沟就有一段已经纳入。典农河的水,通过高速流动流入二排沟,可以起到冲压除臭、提升水质的作用。”张延祝说。目前,银川市9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年度治理任务,达到不黑不臭治理目标,第二排水沟、银新干沟在入黄处均达到地表四类入黄标准。(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洪文泉 杨唯伟)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

年宝玉则重现往日壮美

从黄河源头出发,采访团沿着黄河一路南下,11月15日晚来到了青、甘、川三省交界的青海省久治县。

久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东南与四川省阿坝县毗邻,西北濒临黄河与甘德县隔河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玛曲县接壤。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

提到久治县,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被誉为“天神后花园”的年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有高俊的雪山、静美的湖泊,灌木、沼泽密布,充沛的降雨量使这里成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一段时间,久治县对年保玉则进行旅游开发,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游人激增,草场被践踏,加之当地牧民过度放牧,违规建设摊点建筑物,过多的人类活动让年保玉则一度草场沙化严重,生态失衡。

年宝玉则生态保护亮起红灯,曾经试图以年保玉则旅游开发为经济抓手的久治县,开始尽最大努力恢复生态,从2018年4月10起,年保玉则禁游。

青海最大的价值、最大的潜力、最大的责任都锁定在生态保护。2018年以来,久治县从解决生态管理、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生态利用等关键问题入手,依托三江源二期、退牧还草、草原奖励补助机制等国家项目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和方略,筑牢生态红线。

拆除旅游设施、停止开发项目、禁止盗伐盗采……一个曾经负责年宝玉则旅游开发的旅游公司,转型做起了生态保护。公司30多人的职责转变后,工资不变,但做的是保护自己家园的好事。

“仅2018年,我县就顺利实施完成了投资2103万元的三江源二期久治县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鼠害100万亩、毒杂草2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10万亩、湿地保护8.6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控2万亩。”久治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久治县正在努力使包括年宝玉则生态修复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农牧民增收、森林、草原水源涵养、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等方面发挥多重效益。

灌木林地、湿地面积逐步增加,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完善,水土流失减少,涵养水分能力提高……通过各生态保护项目的大力实施和推进,久治县生态功能逐步发挥,县域内草地资源日渐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区域内草场植被盖度由20%-30%提升至50%-70%,原先的“黑土滩”型草地也转变为具有一定植被盖度和利用价值的草场。

据介绍,今天的年宝玉则,被破坏的草滩开始又吐露新芽,岩羊、狐狸、雪豹等珍稀动物又多了起来,夏天湖里的湟鱼黑压压一片……年宝玉则重回人间秘境,重现往日壮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顾丽娟)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