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政策

校舍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载体

时间:2018-04-17 18:13:55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马彦程点击:

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会议指出,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对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学段小规模学校,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和留守儿童照护。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依法提高教师待遇,编制、职称评聘等向小规模学校倾斜。通过“互联网+”教育、对口支教等方式,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

  教育公平,近年来正屡被提及,无论是以均衡教育发展之名保障适龄学生享受义务教育机会权利的政策安排,还是脱贫攻坚中实施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确保贫困地区建档立卡家庭适龄学生“一个都不落下”的庄严承诺,背后都始终围绕积极促进教育相对公平发展,确保教育发展红利惠及全体适龄学生的初衷而展开。

  笔者以为,对于这一问题,尤其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校舍建设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立意,是基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一方面是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是对偏远地区校舍数量稀少、质量参差不齐等现状的有力回应,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小学生均按照法治要求享受到义务教育权利。

  毕竟,此前围绕教育扶贫部署的相关措施,均围绕减轻受教育家庭经济负担而展开,而即便是旨在推动校舍条件改善的政策措施也未曾专门针对地处偏远地区生源较少学校加以安排。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强调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同时,重点对偏远地区和生源少的地区要求设置低年级学段小规模学校,以及乡镇寄宿制中心学校等,目的正是精细化对接解决少部分适龄学生的需求。

  为此,政策层面明确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正是要确保相关校舍建设无后顾之忧,这一点,无疑让促进教育公平向精细化覆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载体。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东、中、西部差距明显,尤其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就学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其中除了经济原因外,与校舍设置过少以及条件恶劣不无关系,因此,政策在明确加大财政支持建立相关小规模学校对接精细化需求之余,还明确将依法提高教师待遇,编制、职称评聘等向小规模学校倾斜。

  不难预料的是,在我国推进教育公平制度化落实逐步推进的基础上,日后注定将兑现确保全体小学生按照法治要求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初衷进一步实现。(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海楠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