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

胡辉:“红包防翘课”岂是长久之计?

时间:2015-11-11 09:57:23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薛应霞点击:

“微信抢红包”很多人喜欢玩,老师因为上课给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个稀罕事。这个好潮很好玩的事情发生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发微信红包的老师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焦世奇。因为焦老师的“新招”,他的课学生没有一个翘课,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他的班级,师生关系好到爆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很多学生叫他“老大”。(10月26日《扬子晚报》)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高校,专业课翘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翘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更是翘课的“重灾区”,高达50%。这“小手抖一抖,红包到手”的新潮课,融洽了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使焦老师获得了“零翘课”的成绩。虽然焦老师的“新招”初见成效,但物质奖励毕竟带着功利主义色彩,笔者不敢苟同。

其一,为求红包而上课,会让学生迷失受教方向。课堂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所,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而本着谦虚谨慎的心去学习,是每位学生该有的态度,这种求学的态度不应以任何媒介和奖励为前提。如果仅仅是冲着一个红包去课堂坐着,会演变成为课堂版的“身在曹营心在汗”,真是不学也罢?

其二,以收红包为刺激,日久必新鲜度难保。焦老师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同学都收过他的微信红包。来上课的、考试有进步的、上课认真的同学也会收到红包,红包的数额少则1元,多则20元。但我们有理由担心,开始时,学生或能满足于1元钱的红包收入,久而久之难保不感到腻味枯燥,而结果就会指向:要么红包越发越大,要么学生对红包不再感冒。如此下去,焦老师已发“两千块钱红包”的记录只会继续刷新。而这样的支出,老师是否“扛”得住,就要打个大问号了。在这样日渐被动支出的奖励式教育里,老师真的 “伤不起”。

再则,与其发微信红包防翘课,不如从根本上提升课堂魅力。在这块领域里,老师们只要脑洞大开,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老师发明的“刷脸机”查考勤,浙江一高校上课签到的“手机课堂”APP,南京大学“环境学—科学世界观”通识课实行的微信点名回答问题签到......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关键在于吸引住学生愿意听的那颗“心”,因此,要杜绝学生翘课,必须提升课堂魅力,激发学生的原始兴趣,才能做到上课人在心在。

当然,焦老师的“微信红包防翘课”之举透着满满的爱,亦有可取之处。但爱是一回事,教育是一回事,不能让红包奖励模糊了学生分辨爱与教育的界线。不断提高授课的魅力和吸引力,象块磁铁般将学生的心牢牢留在课堂上,才是防止翘课的“王道”。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