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民俗艺术 > 民俗风情

通渭县--定西市通渭县民俗文化

时间:2015-11-25 10:31:20来源:编辑:点击: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万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详查面积232万亩(统计数据为183万亩),农民人均5.7亩,处于全省第二位。海拔1410—2522米,年均气温7.7℃,无霜期120—160天,年降水量380mm左右,年蒸发量1500mm以上。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资源严重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

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温泉地热、花岗岩、汉白玉、硅铁矿、高岭土等。通渭温泉日泛水量6000吨以上,地下200米处恒温113.1℃,地表水温53.9℃,富含钾、钠、锂、锶、硼、钙、铁、碘、硼酸、硫酸、氟、氡等32种元素和化合物,属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早有记载,“浴可医治百病,饮可养颜美容”,素有“陇上神泉”之美誉。

通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境内发现的古遗址和彩陶,属“仰韶”、“齐家”文化。红25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通渭,红一方面军途经通渭时,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会议”,正式作出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以陕北为大本营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大决定;毛泽东同志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陕甘支队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朗诵了他到通渭后酝酿成熟的《七律·长征》。通渭崇尚耕读、人才辈出,东汉通渭籍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为我国五言诗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陆首位当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的杨子恒、甘肃籍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和尚永丰都是从通渭走出的农家子弟。全县现有书画创作人员3000多人,其中中书协会员14人,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近年来,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红豆草之乡”。

民俗文化

刺绣

从古到今,通渭妇女擅长刺绣。在鞋头、袖口、裙子、枕头、和男人穿戴的围腰、袜底等衣物上刺绣各种图案。在儿童的衣服、鞋、帽、门帘、床罩、沙发、台布、电视机套上面扎花刺绣是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刺绣的图案模仿花草鸟兽、名人字画、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等,题材花样及艺术技巧十分丰富,姑娘出嫁是“摆嫁妆”的习俗其实是显示姑娘刺绣手艺的重要内容。

通渭刺绣分七类,包括花卉,动物、人物、风景、卡通、生活用具、小附件饰品。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尝试不同的刺绣手法。目前常用Fairy线绣出作品,绣出的花卉、人物、卡通、风景都能表现出完美的艺术风格。Fairy线线色丰富(至今为止有453种颜色)。绣线饱满,色泽柔和、持久;即使经过洗涤、暴晒也绝不褪色。

通常情况通渭刺绣的具体针法需要以下几步:1、针下去。2、手下去。3、拉线。4、针上来。5、手上来。6、拉线。最熟练的绣法是挑绣。挑绣其实就是在上面的步骤中省略掉第2步和第3步,针上来以后不换手,直接接下一针的出针处。继而可以省掉第5步。挑绣的速度绝对不止提高了一倍。还有挑绣只适合绣成片的颜色时使用,散乱的针因为要计算下一针的出针点,比较麻烦,也容易绣错。而对那种只有几针的颜色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关于绣法。起针的时候取一根1米长绣线对折,用对折的这头穿针,这样就留出了一个环,在绣完这根线的时候可以不用收针,再取一根线从留出的环中穿过去,然后对折穿针继续绣。虽然对速度并无多大提高,但是可以省一次起针和收针,既方便又省线。在绣金线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二根线的两端各打个结,这样金线就不会散开,也不会被拉的毛毛的,可以像普通绣线一样绣,不用剪得短短的,也不会浪费。先绣轮廓: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对付大片的颜色,先把轮廓绣出来,然后往里填。多针同时作业:这个要好好说一说。对付只有两三种颜色却需要频繁换针的图案,就可以用这种办法。就是把这几种颜色分别用针穿上,该绣哪种颜色的时候不用换线而是直接换穿这种颜色的针,是不是方便很多呢。

绣布也是有文章可做的,用消失笔或者线打上格子,可以事半功倍。另外在绣散乱的颜色时,可以先用消失笔做上记号,这样既可以防止绣错,也可以提高速度(绣成片颜色的时候就不要了吧)。经过双手亲自绣出的作品一定能给居家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也是访亲探友时最珍贵的礼物。一种趣味的手工,一种艺术的休闲。这种喜好,在通渭人的生活中已持续一百年以上。刺绣简单易学,是一门即学即会的手工艺术。它用专业的绣线,以简单的十字交叉绣法,绣在专用的绣布上,有着令人惊叹的美丽效果。在绣的过程中,您能充分体会到动手的乐趣,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1/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