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古玩收藏

和政:化石书写的“石头记”

时间:2015-07-28 11:54:16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马海花点击:

短角丽牛头骨标本

巨鬣狗(头骨及下颌骨标本)

铲齿象骨架标本

  近期,一个距今800万年的始柱角鹿头骨化石新种在和政县晚中新世地层中被发现。经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该新种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个始柱角鹿头骨化石,对于古动物研究意义重大。这一重大发现,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和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和政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古动物化石,其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是人类社会一笔不可替代、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宝贵遗产。

  然而,数十年之前,这些深埋在地层之中的人类瑰宝,被误认为能治病的“龙骨”,使得此后的发现、发掘,具有神秘而传奇的色彩。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斌

  神秘的“龙骨”论斤卖

  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春天,和政县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了大量奇形怪状的灰白色石头。

  人们用铁锹、镐头去刨挖,想一探究竟。结果他们被眼前这些石头所震撼——因为看上去,它们像是庞大动物的头骨和肢体。他们发现,假如身上某处被划伤流血,用刀子刮些石头粉末敷上,血就会被止住。

  “什么动物才有这么大的体格?骨头还能止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龙骨’?”消息迅速在当地传开。

  龙骨,最早出现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 “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在我国诸多医药典籍中,也有“龙骨”入药的传统。

  一些民间的药贩和医药部门甚至开始决定收购这些所谓的“龙骨”。“龙骨”能卖钱,这对并不富裕的和政人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政县兴起了大修梯田的运动,开山的炮声回荡在和政起伏的群山里,人们在平田整地的过程中也相继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龙骨。

  “‘龙骨’能治病,还能卖钱”,一时间,人们在和政县有30多个龙骨发掘点的上百个洞穴中进行着长时期的盲目开掘,致使大量“龙骨”被人们吃掉。

  当地人回忆说,当年的和政,挖出的龙骨非常多,几乎家家都有贮备,一些药贩子也上门论斤收购。为了方便运输,人们还把那些体量巨大的“龙骨”打碎装车送去收购点。

  “尤其是农闲时,去挖‘龙骨’的人格外多。从沙窝里挖出的‘龙牙’很好看,很坚硬,有点像玛瑙,又有点像玉石;有时候还会挖到形状很奇怪的头骨,上面裹着好多泥巴……”农民们拿着干农活时用的铁锹等简单工具就可以挖到很多“龙骨”。

  到了后来,外省的医药公司,还有些药贩子也闻讯来到和政收购“龙骨”。但是,收购方虽然多了,收购价却仍低得可怜,最便宜时一斤不过几毛钱。

  在信息闭塞的当年,这种无知导致的疯狂采掘,给这些在地下沉睡了数百万年的宝贝带来的是一场难以回望的浩劫。

  在利益驱使下,人们在地上疯狂开洞挖坑,冒着生命危险,点着煤油灯,在毫无安全保障的坑洞中寻找和挖掘“龙骨”。

  有研究资料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和政地区出土的古动物化石,按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少于1500吨。然而,遗憾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人当药“吃”掉了。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化石流失海外。

  据统计,仅1970年至1984年这14年间,我国药材部门在和政地区收购的“龙骨”、“龙牙”达918.6吨,有院士称之为“吉尼斯纪录”。曾有人做过测算,若以每100公斤代表一个个体计,和政半个世纪出土的古动物化石至少有15000个个体(头骨)。

  坎坷命运遇“贵人”

  随着和政县“龙骨”的大量出土、贩卖,这种“能治病”的神秘骨头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人们隐约感觉到,这些石头并不仅仅是药材那么简单。

  1962年,和政县向上级报告了发现“龙骨”的消息。

  3年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出年轻的留苏古脊椎动物学家邱占祥前往和政。

  来到和政的邱占祥向乡亲们仔细询问并查看了发现化石的地点,将搜集到的所有有关化石的信息都记录在案。他还亲自走访了售卖龙骨的药材铺,向乡亲们宣传龙骨的科学价值,凭借多年积累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意识到,这里的发现将不同寻常。

  返回北京后,邱占祥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上世纪80年代,邱占祥联合中国科学院、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地质系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再次来到和政,对和政化石进行详细的调查、抢救、保护和研究。

  在今天看来,在和政古动物化石的抢救性保护中,邱占祥先生无疑是一位“贵人”。他对和政化石的保护、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邱占祥回忆说,他第一次到和政时,被这些古生物化石难以估量的科学研究价值及其被盗挖盗卖的惊人数字震惊了。

  “那段时间,邱占祥在和政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古动物化石的研究中。他用俄、英、德、法、西班牙及中文6种文字查阅有关资料;在野外测量了一个又一个地层剖面,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而晕倒……”说起邱占祥的故事,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长何文无不感慨。

  在邱占祥看来,“这么一大批化石需要静下心来用心鉴定和研究,没有人监督你的工作,可你为子孙垒的是‘实心砖’还是‘空心砖’,后人还是会知道的。探索未知,有着无穷的快乐和重大意义。”

  和政县达浪乡杜家崖村回族农民赵永昌曾经是和政地区最大的民间化石收藏者,家里藏有化石1万多件,作为药材出售。1975年邱占祥等中科院专家到他家考察,他了解了化石知识,认识到这是宝贝,开始从农民手中收购。赵永昌与3个儿子、一个女婿共同从民间收购化石。

  当时赵永昌和其儿子家里楼上楼下的房间地上、屋檐下、过道里堆满了化石,甚至房间床上、桌子上、茶几上都摆满了化石。

  赵永昌说,当地农民发现化石,第一时间与他家联系,他和儿子到挖掘现场指导挖掘,并将化石收购回来。

  随着科研工作者的系统发掘和对那些散落“龙骨”的大规模搜集,他们先后在临夏盆地发现并确认了15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标本。

  通过对这些化石的仔细研判,他们确定了化石的年代边界属于新生代晚期哺乳动物化石群。其中,以距今约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距今1500万—1200万年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1200万-700万年的三趾马动物群和距今250万年的真马动物群最具代表性。

  何文回忆说,为了保护和政化石,当地政府一面取缔民间私挖乱卖活动,一面开始从民间征集化石,并于199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的收购,第一次征集到了1055件化石标本,后来又陆续征集了许多,截至目前,总共征集到各类古动物化石标本3万多件。

  “尤其是第一次征集时,也是化石走私最为严重的时期。作为贫困县的和政出资53万元征集了千余件化石。如此一来,一时间连公务员的工资都无力发放。现在看来,正是那一次政府出资征集的行动,使得和政古动物化石的命运真正出现了转折。”何文说,从那时候开始,一个大胆的想法和行动在和政开始孕育。

 六项世界之最令人惊叹

  1998年11月,和政县有关部门邀请邱占祥院士等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对馆藏化石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经专家鉴定:这批馆藏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分别埋藏于和政地区四种岩性不同的地质层中:底部红色沙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下部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的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

  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政发现的古动物化石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铲齿象头骨个体发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长何文说,“任何化石,由于其生物体到形成化石的几率小且为不能再生的资源,根据以往的经验,化石的盛产期不会持续很久。本世纪20年代在内蒙古通古尔发现的铲齿象化石和陕西保德发现的三趾马动物群,在世界古生物学界享有盛名。而这些化石绝大多数现存放在国外博物馆中,这给我国开展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和政县馆藏的这批化石标本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和上述经典地区的化石相媲美,从而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区。”

  和政古动物化石数量之大,世界罕见。其中三趾马化石储量及已采集的头骨化石标本数量为欧亚大陆之首,超过了世界最著名的希腊三趾马动物群产地皮克米和萨拉摩斯;铲齿象动物群化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欧亚大陆上也是最丰富的,其数量也超过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库班猪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批标本。

  中国科学院邱占祥、省博物馆颉光普等专家认为:这批化石形成于青藏高原隆升关键的晚新生代,是生物进化的实证,“和政县收藏有如此众多属类的古动物化石藏品,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具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展览价值。有些标本不仅在国内可称为精品,而且在国际上也属不可多得的典型化石,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据了解,在馆藏化石中,相当完整、比较完整的标本中,完整率达97.3%,它们全系已灭绝动物遗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所长、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名誉馆长邱占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和政地区已发现的化石表明,这是一批具有很高的科研、展览和保存价值的化石。其中的三趾马动物群的化石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可能超过欧亚大陆最经典的地点,希腊的Pikermi和Samos。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具有至少三个不同时代的化石十分丰富的动物群,这种现象在亚欧大陆也是少有的。”和政能保存如此多的化石标本,实属罕见。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开始聚集和政,保护研究开发古动物化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专家的强烈呼吁下,和政县先后筹资4000多万元建成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一、二号馆,把流散于民间的3万余件古动物化石征归国有,集中进行收藏、修复和保护。随后又建成三号馆,集中陈列展览“四大动物群”和“六项世界之最”古动物化石精品标本。

  2013年,该县在三趾马动物群化石最丰富的产地松鸣镇桦林村,建成以化石出露点为主体的埋藏原址馆。在地质遗迹保护区,以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古动物化石原址保护馆、古动物化石主碑广场为主体,嫁接松鸣岩旅游风景区、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等核心景观,建成总面积263.8平方公里的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形成集古动物化石科学考察、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古动物化石保护与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以来,以和政羊、三趾马、铲齿象为主打品牌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展,先后在上海、台湾等地展出,引起了国内外化石爱好者的强烈反响。2009年,和政县被授予中国古动物化石之乡称号。2012年,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荣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实现了甘肃省县级博物馆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零的突破,升格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资源保护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这些在地下“沉睡”的化石,一步步为人们揭开了埋藏千万年的远古“记忆”画卷,书写了一部飞跃历史的时空隧道,感受生物演化的万变奇妙,震撼心灵的“石头记”。

  (本栏图片由和政县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