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出游宝典 > 旅游线路

和政县--临夏市和政县名胜古迹

时间:2015-11-26 10:15:44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马海花点击:

和政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北纬24.85″-35°20′,东经23.23″-103°17′,古称金剑、宁河。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府兰州市100公里,距州府临夏市33公里。和政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南北袤延46公里,东西宽广37.5公里。和政县201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1.9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6.5%

和政县东向翻山过河达广河、康乐境;南向越岭透峡接卓尼、合作地;西向跨梁绕壑至临夏县;北向穿谷走洼抵临夏、东乡域。境内河流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山多川少,森林覆盖率29% ,植被覆盖率80% 以上,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81万人。

 

和政县

历史沿革

和政县古称金剑、宁河。夏至春秋战国时期为羌、戎之地,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前凉在县境内设置金剑县。唐咸通四年(863年)筑香子城。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置宁河寨。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升宁河寨为县,属河州。明洪武八年(1376年)筑宁河城,明嘉靖十年(1531年)设和政驿。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26日设和政县,由临洮、临夏两县析置和政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因北周武帝宣政年号得名,改宣政为和政,取义更为祥瑞。1949年8月21日和政解放,9月5日成立和政县人民政府。

1983年撤销公社,全县辖1个镇13个乡;

1996年,和政县面积960平方千米,人口18.2万;

2000年,和政县辖1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

2009年,撤销吊滩乡,设立松鸣镇。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

行政区域

截至2009年,和政县辖5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三合镇、三十里铺镇、马家堡镇、买家集镇、梁家寺东乡族乡、陈家集乡、罗家集乡、卜家庄乡、新营乡、关滩沟乡、新庄乡、松鸣镇、达浪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和政县位于北纬24.85″-35°20′,东经23.23″-103°17′,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处于青藏高原与西北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府兰州市100公里。

地貌地形

和政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特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太子山为主的山脉形成南北向伸延的4条山系和东西向伸延的2条山系将全境分割成4个河谷地带和2个沟谷地带。

和政县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200米,整个地貌特征是:层峦迭嶂,河流交错,沟壑纵横,水流湍急。南部太子山系最高峰海拔4368米,北部最低处海拔1900米,县城附近的河谷开阔地带海拔在2200米左右。全县地貌呈现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山多川少的自然景观。

气候

和政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又有"春迟秋早,冬长夏短"的高原气候特征。春季多雨雪,夏季短而少高温,并多暴雨和冰雹,秋季降温快而又多连阴雨,冬季长而干燥,年降雨量639毫米,且集中在农历七、八月间,农作物易受秋涝灾害。因南北地势高低悬殊,地域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往往出现南湿北旱或北湿南涝现象。平均年日照为2457小时,无霜期为133天,年均气温5℃。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