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焦点人物

退伍不褪色|倾情乡土写人生——记兰州镇原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千荣

时间:2022-09-05 23:38:07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讯 他出生于一个山区农民家庭,靠着不懈努力和坚强奋斗,终于走出了大山,吃上了公家饭,成为这个山村的骄傲和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虽然离开家乡50多年,但他情系故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为改善家乡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条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他老骥伏枥,退伍不褪色,退而不休,发起成立了“兰州镇原商会”,用真情把一批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企业家组织到一起,出谋划策,搭建平台,兴办产业,为家乡的发展助力鼓劲,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新的发展。

他就是镇原县新城镇在外成功人士、兰州镇原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千荣。

今年70岁的杨千荣个头很高,老当益壮;声音很大,掷地有声;眉开眼笑,笑容可掬。既有军人的雄健与凌厉,亦有干部的修养与文雅。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在与岁月抗争中留下的沧桑与坚毅。

nEO_IMG_图片1.jpg

 杨千荣出生于镇原县新城镇耿沟村姚俭自然村的一座山脚下,留在他记忆深处的就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家庭贫寒,吃不饱饭。

小时候,他一家住在破旧的窑洞里,睡觉的时候直接睡在草席上,身上盖一面破毡。没有电,照明靠煤油灯,吃水要到几公里远的深沟里去挑,耕田靠牲口。走的路是羊肠小道,连个架子车都过不去,庄稼搬运基本靠人背驴驮。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野菜和苜蓿来补充,吃了上顿就没有了下顿,生活极为艰难。

说起小时候的点滴时,杨千荣热泪盈眶:“当时家里的情景,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那个年代是人民公社,实行‘按劳分配’,口粮分配靠工分,我家里人多劳少,一年到头分不到一千斤粮食,每人每年1.9尺布票,衣服补了又补,老大穿了老二老三再穿,生活极其不易。”

nEO_IMG_图片2.jpg

“苦水里泡大的”杨千荣,深刻理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含义。为了家里多分点粮食,他边上学边参加劳动,放羊、捡羊粪豆、拾麦穗,孩子们能干的活他都干过了。后来他干脆辍学跟着父母参加劳动挣工分,农活样样都做过,还做过生产队的记工员和会计。

村里的老人回忆说:“杨千荣从小就是个很有思想的人,遇事沉着冷静,而且能吃苦,孝敬父母,团结乡邻,我那时想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1970年,杨千荣应征入伍,他把在农村练下的吃苦精神带到了部队里,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逐渐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干部。他先后在陕西省军区独立师四团、武警陕西总队、甘肃总队服役,历任战士、给养员、司务长、会计、总队后勤部财务处副处长、处长、会计师、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先后六次受到嘉奖,两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编写了“武警财务应用写作”一书,赠送给武警部队财务人员,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1996年转业到省国土厅工作,尽职尽责。2010年退休后,他退而不休,发起组织成立了“兰州镇原商会”,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心系家乡,为会员之间与县委、县政府搭建了平台,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着贡献。

nEO_IMG_图片3.jpg

倾情家乡志不移

“杨千荣是我们村人,虽然他离开家乡50多年,但一直不忘家乡,每年回来我都向他说点村里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都记在心里,一点一点想办法解决。”尧俭自然村村长王学高激动地说。

在入伍离乡的时候,杨千荣心里就有一个梦想: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每次回乡,看到乡亲们仍生活在贫困线上,他心里就格外着急。后来他转业到省国土资源厅工作,才逐步去实现他的梦想。“人都是有点私心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多方协调,让一些土地整理等项目落户到镇原,逐步改善家乡的基础条件。”在做这些事情时杨千荣不知道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人情话,但他说得轻描淡写。

nEO_IMG_图片4.jpg

这些年,杨千荣仅给尧俭自然村协平整山坡地就有600多亩,打水窖140多眼、机井1眼,修进村油路6公里、砂石路4.5公里,使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从省财政协调资金10万元,为耿沟尧俭小学维修围墙40米,增添了部分教学设施,使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担任兰州镇原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杨千荣更是积极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家乡脱贫。2016年,他协调商会为社会捐赠1518万元。201710月,他组织会员“回家”活动,为镇原一所中学、四所小学及贫困户捐赠学习用品、衣物、食物等价值70多万元。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浩浩,副会长刘勇、王宝堂等人为平泉镇捐赠60万元,用于举办广场舞和南三镇篮球赛,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捐赠20万元帮助平泉中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副会长李含琦投资30万元,为新城镇南俭村修建文化广场,让当地群众有了文化活动场地。在20228月镇原县发生新冠疫情后,在商会班子负责人的带领下及时向商会会员及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书,大家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分别从北京、上海、杭州、江西、庆阳、平凉及兰州,向防疫一线捐赠财物17万多元。在杨千荣的多方组织下,商会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更多在外创业人士为家乡献爱心。

nEO_IMG_图片7.jpg

“现在,每年我都组织开展一次商会回家活动,起到的作用很大,我将长期坚持下去。”杨千荣说,“回到县上,看到我们县贫困人口还很多,我就想联络在外发展的镇原人,关注贫困家庭,贡献力量。”

“以前我也回家,但没这么勤,在秘书长的组织下,我们企业家积极回家,争取为脱贫攻坚出力。”兰州镇原商会常务副会长、五洲豪爵温泉酒店董事长秦春湖说,“我是太平慕坪村人,最近正在给家乡协调产业扶贫。我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服务发展散余热

nEO_IMG_图片8.jpg

杨千荣退休后,不是靠后站着,趁早享福,而是把目光投放在生他养他的热土上,发挥自身余热,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常期在兰州工作生活,杨千荣接触过一些创业很成功的老乡,也了解到他们回馈家乡的热情。他心想为什么不建立兰州镇原商会,把大家组织到一起,更好地帮助家乡发展呢?几经思考,他下定决心要促成这件事。

nEO_IMG_图片9.jpg

他积极奔走,苦口婆心,多方联系镇原在兰企业家,以真情去打动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商会几位发起人和镇原籍在兰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向兰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申报成立兰州镇原商会相关资料,经兰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批准,“兰州镇原商会”于20161月正式成立。

兰州镇原商会把镇原籍在兰政界、科研院校、商界的精英联络起来,本着“为会员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家乡服务”的宗旨,为镇原县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为政商界与镇原县委、县政府之间共同发展搭建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

当问及筹建兰州镇原商会的初衷是什么时,杨千荣欣慰地说:“我是咱们镇原县人,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就按照国家政策办了点闲事,为镇原人操了点闲心,把我们镇原县在兰做生意的各界人士团结起来,抱团发展,创出镇原品牌,共同为镇原的经济发展使劲。”

nEO_IMG_图片10.jpg

据统计,兰州镇原商会现在会员企业已经达到了200多家,还有一些企业在陆续加入这个大家庭。中盛、正大等大企业落户镇原,杨千荣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考察产业,他不顾年迈路远,有时一坐车就是一整天。无论是探亲还是公务,只要回到家乡,他就抽时间到会员企业参观考察,关心家乡企业发展。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谋划新的产业。

别人退休了就清闲了,他倒更忙了。不是不停地联络协调就是考察谋划,永远在路上!

nEO_IMG_图片11.jpg

“杨千荣担任商会秘书长以来,热爱商会,服务商会,不辞辛劳,出谋划策,为商会企业和家乡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特别是为了企业能在家乡脱贫攻坚中做点实事,他跑断了退,磨破了嘴,但乐得其所,毫无怨言。”兰州镇原商会常务副会长、正大集团西北区副总裁李琳兴说。

在商会工作已经7年了,但他从未拿过工资,也没报销过一分钱的电话费。“我有退休工资,做这份工作是为了完成帮助家乡、建设家乡的梦想,能够亲眼看着、亲手助推家乡一步步强大起来,我就很高兴、很知足了。”杨千荣充满信心地说,“现在兰州镇原商会已步入正轨,我正筹备成立庆阳商会,汇聚更多的成功人士,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青春未泯,退而不休。为了儿时的一个梦想,杨千荣坚守了几十年。他把一腔热情、满怀激情都倾注在了家乡的发展建设上,他牢记镇原如何养育之恩,在省城成家立业,目前家乡还有父老乡亲生活不富裕,让更多的成功人士不忘家乡,家乡,是他无法割舍的根,是他寄情抒怀的魂。时间只是个概念,路程只是个数字,无论多久,无论多远,回馈家乡,经久不变!

镇原县融媒中心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