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文学诗词 > 经验杂谈

春节恭祝:春风千里,天涯同度——作者:曹雅欣

时间:2021-02-12 19:57:56来源:国学是活的By雅欣编辑:赵小春点击:

我们现在讲的“春节”,其实就是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说的“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旦”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初始之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所以,元旦,这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春节,是阴历一月初一那一天。而今天我们都习惯了把阳历一月一日称呼为元旦,这样的习惯,其实是从民国时期才开始发生转变的。正因为元旦的意思是“初始之日”,所以元旦也常常被称呼为“元日”。就像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首由宋代王安石所写的新春诗,它的题目就简洁明了地叫做《元日》。这首诗最常被引作拜年之词,因为,这诗里描述到的四句话,恰恰就如实反映出了中国人过年的风俗。

 

过“年”——迎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在写除夕的夜晚。在那燃放鞭炮的热闹中,旧岁已经辞别了;在那屠苏酒的醉饮中,新一年春的气息已经来临了。其实,这里说的燃放爆竹、喝屠苏酒,都是春节所特有的驱邪避灾这种古老风俗的行为留存。因为在传说中,“年”是一只极具破坏力的恶兽,每到除夕就会跑出来为祸人间。但这只凶兽,非常害怕红火热闹的景象、也害怕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所以人们就会在除夕这一天,给家里贴满红色的春联、福字、窗花,人们也都穿上红衣服,再燃放起爆竹,用人间热烈之象吓跑“年”这只怪兽,这样,就平安度过了“年”了,这就叫“过年”。而屠苏酒呢,是由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也有驱邪防疫的药效。所以王安石的这两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看似是记录了民间热热闹闹过大年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其实是以充满仪式感的风俗,反射出了中国人要顺利送走旧年、祈求新岁平安的文化心理遗留。其实,哪怕这个节日是叫春节、哪怕是说已经迎来新春,但是,大年初一依然寒冷,春暖花开还很遥远,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可为什么王安石就能安心写“春风送暖入屠苏”呢?为什么在实际过节时往往感觉不到春风送暖?这是因为,按照阴历来划分四季的话,阴历的一月、二月、三月就是春季,所以正月初一,就是在历法层面拉开了春天的帷幕。而在五行中,春天属木,树木代表了向上生长生发的态势,是一种欣欣向荣的象征。所以在新年之初、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这个起头时刻,不管冬的尾巴还长不长、无论冬的残日还冷不冷,我们都理所当然地就可以说,春风已经送暖了——那是送到了人们的心里、是暖起了人们的希望,是让人们从精神层面感受到了新一年的活力正在舒展。春的生机在自然界蓄势待发,带动人的春天也在心理上被蓬勃唤醒。

 

年夜——守岁

《元日》前两句诗是在写年终岁末的除夕夜,而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是在写迎来新年第一道曙光的大年初一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是日出光亮的意思。这句诗不仅点明了从除夕到初一迎来黎明曙光的时间跨度,还含蓄地传达出了一个过年的习俗行为,就是守岁。不然,人们是怎么在除夕夜的烟花爆竹里、在年夜饭的推杯换盏里,就瞬间转场到了“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日出新年呢?那是因为,中国人都要在除夕这一晚通宵熬夜不睡觉。正因为有这层习俗,才使诗的上下句,场景过渡自然而然。现在民俗里也常说“三十晚上熬一宿”,究竟为什么要熬一宿?除了“守岁压岁保平安”等传说噱头,其实重点就在于,要亲身守望旧岁辞别、新岁来临的滴漏过程,那是一种时光流转的体验感,是一种珍惜光阴的教育过程。而且,在守岁的这一夜,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明,把屋里屋外的灯全部点上。人们要用光明来迎接新春,用光亮和希望的力量来跨年,这喻示着新一年会富贵亮堂、吉祥如意。其实,往深里说,年岁、守岁的这个“岁”字,是和干支历每一年不同的太岁当值有关系;而每一年的干支纪年、太岁轮值,又是和天体的木星运转相关,因为“岁”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指木星,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到的天文学与人间历法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不必多谈这层天文历法逻辑,只要知道,守岁的意义,是传统中国的每一个家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用敬畏又期待、郑重又诚恳的亲迎方式,去从黑暗到黎明地细数光阴、去从寒夜到日出的丈量新岁时刻的到来。而守岁这个风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大约是一年里最名正言顺的一次熬夜了——从前是,熬最深的夜,加最多的班,看凌晨四点钟的城市不眠;而今是,把旧岁相谢,把新岁相携,把又一岁寒夜相送,把又一年曙光相迎。

 桃符——春联与福字

守岁之后,顺理成章就迎来了“千门万户曈曈日”的场面:朝阳照亮了门户,新春沸腾了万家。而在这新一年的清晨,人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是看到了“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就涉及到了“桃符”这个令我们现在感觉比较陌生的东西。其实,桃符,它就是春联的原始版。大约从周代开始,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挂上桃木做的木板,桃木板上刻着降鬼驱凶的神仙名字,而且一挂就是一整年。到了新一年,再把前一年的桃木板摘下来、换上新的桃木板悬挂,这个桃木板就叫做桃符。直到五代时期,后蜀的末代君主孟昶,他率先在旧有的桃符上,写下了一副对联,并且挂在自己寝宫门口。而这一幅写在桃符上的对联,由此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对春联。这副春联写的词也很像是后来我们常见的贺佳节词了,他当年写的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了宋代以后,由于纸张的普及,人们广泛地在门前张贴纸质的春联,就此代替了悬挂古老的桃符。所以春联,就是桃符的升级版。现在的春联内容更是丰富多样,但主题都是围绕着歌颂新春,比如最常见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等等。不管写的是什么,其实本质上就是王安石这首诗里所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过春节,还有很多人家门口会贴上搞笑的对联、喜气的福字,这些,都可以算是“桃符”这一古老事物到如今的演变。只不过,贴福字,就应该是正贴,而不是倒贴。倒贴福字,可以算是一种当代的迷信理论了,以为这就是“福到(倒)了”的谐音。其实,在大门口贴一个正福字,才是“开门迎福”的美好寓意。福气,一定要堂堂正正地迎进家门,而不是搞投机倒把的旁门左道。

祭祖——中华家文化

在古代,春节还是一家人祭祖的大日子——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祭奠先贤被推升到了国家大事的高度上;又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去世的先祖要追念和学习,这是在民间层面的德性教化。为什么祭祖被看得这么神圣?这是因为,对于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来讲,祖先崇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验传承,我们后辈人要学习祖圣先贤关于生存的经验智慧。在《红楼梦》里,就写过贾府除夕祭祖的郑重仪式,有一回的回目名称就叫“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可见除夕祭祖的隆重。那么在当代,即使我们家里都很少再供奉祖先牌位了,但是除夕祭祖这个形式,依然潜移默化地保留和传承了下来——是以一种什么方式来体现的呢?就是:过年回家,回家团圆。即使春运的票再难买,人们也是要不顾一切地奔赴家中,去和家乡的父母亲人、父老乡亲团聚。其实,这正是对家族文化、对宗族亲情的一种高度向心力的体现。对家中长辈要去礼敬、要去尽孝,这就是在接受着他们的关怀与教诲——而进一步来讲,这就是对于家风的传承、对于家教的维系、对于家文化的认同与凝聚。所以,过年回家,这几乎是中国人过春节的永恒主题。在春节这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节日里,所有海内海外、大江南北的中国人,都尽可能地想去实现一家团圆。因此可以说,年文化的主题,就是家文化。年,是一个终点,每一年到头,我们在这里停顿、在这里回归;年,又是一个起点,每一年之初,我们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出发。所谓“年年年尾接年初”,就是这样。年尾年初,中国人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往往都是家。家,是一年到头,归来的地方;家,也是一年新岁,出走的地方。家,我们在这里安顿旧岁;家,我们在这里规划新年。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历来对家文化极其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内影响着个人的品格,对外影响着社会的组成。常回家看看,最经典的假期是有家国亲情温暖的假期,最传统的过年是与家人并肩携手的跨年。家文化,是中国年文化的一个精神浓缩和集中体现。——但是毕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现实情况也在不断快速腾挪。在当今,四海儿女散落天涯各处,江湖子弟耕耘山河各地,很多人都难以在过年期间回到故乡,很多人都要以“天涯共此时”的方式遥祝新春。那么,过年不回家就是不传统了吗?就是丧失了节日精髓了吗?当然不是!挤春运、跨千里回到原生家庭的那个“家”,只是一个有形层面的小家,是有地域之分的,是用一扇家门就隔绝出了你家、我家;而除此以外,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还有一个无形的“家”,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那才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离心的家乡,是无论物理空间相距多远都不设限的故土,是无论身处哪个地域哪扇门内都不分小我的大家庭归属感。只要我们还在认同和发扬自己的中华文化、还在践行和传承国人的风俗习惯,那么,我们就都寸步不离地生活在中华文明这个彼此共鸣的精神家园中。这才是永恒的家、生生不息的家、长盛不衰的家,凝聚着华夏子孙向心力的家。这才是更具生命力和宽广度的家文化。我们生长在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里,我们守护和热爱着这个家园,不是非以买一张春运车票的形式才能体现,不会只因一次异地过年的行为就被打破。无形的家更浩大,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每一位国人,都是彼此的家人。因此,到底什么才是永恒意义的家、才是过年时被提醒和重温的家文化?是我们中国人,全都不由自主地要去吟几首过年的诗、要去发一些拜年的吉祥话、要去吃几顿饺子或汤圆,要去装饰点儿红彤彤的福字、春联、窗花和彩灯……那么,哪怕是就地过年、各自迎春,那也是两地之远、同心之亲——因为我们用同样的风俗行为表达、用同样的文化心理认同,耕耘着我们同样的精神家园。岁运千里同度春风,天涯海角也是家园。在岁末的终点归来,就是我们一起,回家了。在新春的起点出发,就是中国一家人,过年了。

来源:曹雅欣 国学是活的By雅欣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