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美景寻踪 > 甘肃景点

天水甘谷中岔村古堡碑林——作者:尤九成

时间:2020-03-18 20:00:46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甘谷中岔村古堡碑林——作者:尤九成文(图)/尤九成

甘谷县古称冀县,建县于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与同时期设置的邽县(治今天水市麦积区北道埠北)并称“华夏第一县”,为全国县制肇始之地。殊不知,甘谷县还有一个古堡碑林村,这就是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为天水地区极具人文色彩的村落之一。

中岔村,位于甘谷县八里湾镇北部,距县城20多公里。因地处山梁、沟谷分歧的四山环合中部地方,居上岔、下岔、西岔、南岔之中央,故称“中岔”,为甘谷县北部山区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似乎与其他村子并无二致。然当你走进中岔村,你会发现,这里是甘谷县境内一个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保留极为完整的地方。藏在四山环合处的古堡碑林,令人叹为观止。

天水市麦积区西北部有座凤凰山,古称“邽山”,为秦州镇山,然甘谷县八里湾镇也有座凤凰山,却鲜为人知。中岔村就处在甘谷县凤凰山南坡,村庄依山就势修建,村民房屋多为土木、砖木结构的一坡水马鞍架房屋,由北向南按地势高低呈阶梯状分布。进入中岔村的路口旁,立有一块形似白菜状的巨大秦岭麻石,石上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院长、上将刘精松题写的“中岔文化园”五个大字。村前三岔路口,也立有一块巨石,石上刻有著名书画家范曾题写的“甘谷中岔农耕文化园”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村庄南部有一不大的台地,台地上建有一条约5米宽的水泥路,为村子主巷道,主巷道旁安装有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主巷道北有多条南北向的小巷道连通建在坡地上的农户院落,路旁一石块砌筑的护坡上悬挂有“人文中岔,美丽乡村”字样,护坡上筑有围墙,墙面上绘制二十四孝图,依次为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埋儿奉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芦衣顺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怀橘遗亲、公媳探母、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汇集而成。主巷道西建有中岔地毯加工扶贫车间,旁有中岔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路旁一农家院落粉刷为白色的墙上书有“守护美丽乡愁”等字样,墙面上挂有锄、木杈、笼嘴、连枷、鞍子、牛肚革、木锨、筛儿、簸箕、尖担、镰刀、耱、夹嘴、夹板、粪斗等各种农用器物。车间前有草坪,草坪中塑有农人耕作像,前面一头体格健壮的“耕牛”驾在牛肚革上,牛肚革两端以绳子连接木犁,“耕牛”头稍前倾,四蹄蹬地,奋力前行,后面一“农人”上衣(俗称汗袒)袖子、裤子裤脚均高高挽起,右手扶犁,左手扬鞭,吆喝“耕牛”正在犁“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草坪中还立有一块上小下大呈枪状的巨石,上书书法家申君明题写的“农耕园”三个红色大字。走进中岔地毯加工扶贫车间,多名就地吸纳的女工正在手持工具生产作业,地上摆放着多件地毯成品,挂在墙上的一幅以甘谷风景名胜大像山为素材制作的地毯特别引人注目。

村委会办公楼建在主巷道南侧,与村庄隔路相望,为二层楼房,坐西面东,村两委办公室、精准扶贫办公室、人大代表工作站、农民互助合作社等机构一应俱全,一楼设有卫生室。村委会办公楼对面建有一排砖混结构平房,中间是一片水泥硬化的平场,场上建有篮球杆等体育设施,既是村民活动场所,又是停车场。平房后还建有一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村委会办公楼后,修建有休闲长廊,草坪中有一处石碾特别显眼,石碾由圆柱形的石制碾滚(又称“碾砣”)、石制碾盘和木制碾架等组成。碾盘直径约2米多,架在4个竖立的碌碡之上,中心镶有铁制竖轴。碾盘之上安有碾滚,碾滚以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与竖轴连接。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推碾的手柄力臂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这副石碾不仅形制大,而且品相完好,默默诉说着农耕文明时代一方村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见证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石碾是一种用于轧碎谷物或去掉谷物外壳的石制工具,与石磨同属古老而原始的粮食加工工具,功能接近,其形制却大相径庭。石碾是碾滚横卧着,在碾盘上顺一圆形轨迹运动;而石磨则是磨盘竖立着,围一个圆心原地运动。二者功用也不大一样。石碾往往做粗加工,石磨则做细加工。石碾主要起去皮破碎作用,如高粱米、谷米、糁子等属石碾滚动碾压出来的食品,而石磨的任务则是把原粮磨成面粉,越细越好,细到把分离出来的麸子都磨成了黑面,如白面、豆面、玉米面等则是石磨碾磨出来的食品。

沿主巷道向东前行不远,村东建有甘谷县前程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托当地家家户户种植马铃薯(俗称“洋芋”)的传统优势,继承老一辈人的手工制粉手艺生产手工粉条。手工粉条韧性好,口感好,很受消费者欢迎。漫步在中岔村,路旁、院边的横木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粉条,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合作社前岔道处也立有一块巨石,上书“紫气东来”几个大字。合作社东南有一蜿蜒向下的水泥路,与主巷道相连接,通往另一坡地上的中岔自然村川口村。中岔村与川口村之间有一沟谷,沟底有筑坝蓄水而成的湖泊,给中岔增添了几分韵致,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图。

沿主巷道西盘山公路迂回而上,攀上凤凰山巅,但见这里山峦环合,一山梁由西向东翼然独立,梁峁交错,沟壑纵横,一处高大雄伟的古堡矗立在凤凰山巅,青砖堡门,堡墙高达数丈,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岔堡子,是甘谷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堡,为甘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高空俯瞰,中岔堡子宛若一艘巨船耸立在中岔村北山头。

中岔古堡一堡三院,分为前院、中院、后院。走进古堡,堡门左侧建有戏楼,上书“中岔剧场”四字。戏楼(又称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重修过。近堡门处右侧堡墙下修建有两处一体化的石碑长廊一直通向后院,碑廊中石碑一块接着一块砌筑在青砖墙内,石碑与石碑之间以青砖分隔,上覆筒瓦和滴水防护,每一通石碑上都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第一通石碑上甘谷籍将军张臣刚书写的“将军碑林”四字分外醒目,刘精松、邢世忠、裴怀亮、李乾元等数十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书写的书法碑刻依次嵌进墙内,组成一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将军书法长廊,这即是新建的将军碑林。走进院中,一处巍峨的楼宇耸立在古堡场地中央,这即是中院关帝庙。关帝庙坐东北面朝西南,与戏楼相对,正好应了天水“爷庙对戏楼”的俗语。庙门为三门重檐歇山顶牌坊式建筑,三门四柱,前出廊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顶上悬有一块蓝底金字匾额,上有甘谷籍将军张臣刚题写的“有凤来仪”四个大字。殿门上悬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的“凤凰山”匾额。庙前立有《中岔堡子碑记》《中岔堡子修复记事碑》《功德碑》等7块石碑。关帝庙四周建有波浪状龙形围墙,外墙的每一处龙状起伏处都嵌有一块石碑,成为墙面上的碑林。关帝庙与戏楼之间的堡墙下也建有由多位国内书法名家题写的碑林,称名家碑林,其中既有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石碑一块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月石碑2块,又有于右任、贾平凹、陈忠实等名家题写的石碑,还有甘谷籍范三畏、牛勃等名人题写的石碑。尤其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草书书法碑刻,遒劲沉雄,可谓书法精品。据统计,中岔古堡内书法碑总计多达156块,堪称天水规模最大的书法碑林,令人惊叹。

进入关帝庙,庙门左右建有钟楼和鼓楼,均为重檐六角亭式建筑。主殿关帝庙为单檐硬山顶式建筑,殿前又接单檐歇山顶抱厦式长廊。殿前悬有天水籍著名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题写的“关帝庙”匾额,庙前栽植有3株古柏。殿内塑关圣帝君神像,左右塑有关平、周仓立像。关帝庙左侧(东南)建有大王庙、家神庙,右侧(西北)建有山神庙。

沿关帝庙墙外通道前行,进入后院,走进船形古堡的“船尾”,就是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如同一幅扇面,“扇面”顶端的堡墙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建有甘谷县中岔村文化园(福寿堂)、甘谷中岔农耕文化园(文化艺术馆)、人民公社大食堂、积善堂、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愁馆)等建筑。除地处“船”尾端的积善堂为卷棚顶式建筑外,其他建筑均按当地民居土木结构格式建造,一坡水马鞍架屋檐或凹形平面屋顶,实木门窗,上覆青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农家民居特色。门楣上刻有书法家题写的“耕读第”“勤俭居”等文字,这些有温度的古训和处世治家格言,镌刻在门楣上,也刻写在中岔人的心中,与当地民居风格融为一体,古朴典雅,相得益彰。中岔农耕文化园还收藏有陈忠实、范曾、苏士澍、吴鸿清等全国书画名家为中岔题写的牌匾或捐赠的书画作品。

走进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满屋摆设的农耕时代老物件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生产工具类的有风车、纺车、织布机、犁、镰刀、背篼、杵子、石磨、木轮架子车等;生活用具类有实木炕柜、实木炕桌、实木方桌、实木椅子、火盆、缸、瓦盆、瓦罐、坛子、木下井(木制水桶)、杆秤、水壶、煤油灯盏、算盘、石舂(方言读cá)窝等;图文类有清代的契约、文革时期的奖状、书籍等及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伟人的老照片;电器类有老式电视机、收录机等。另外,博物馆旁的一处屋子中还盘有旧时农村常见的土炕,炕上有炕柜、炕桌,铺有被褥。坐在炕沿,温婉而亲切,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一种怀乡之情油然而生。

据了解,中岔古堡碑林、农耕文化博物馆均由远在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干休所所长、中岔籍乡贤程世雄组织牵头筹建。程世雄先生情牵故里,长期关心、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用碑碣书法文化和馆藏农耕文明器物为中岔人留住了文明的根脉。

沿堡门处水泥台阶登上古堡,但见一堵堵堡墙建在数米宽的土台之上。沿着堡墙建有多个凸出于墙面外的长方形墩台,称马面,其作用是加固城体,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堡敌兵。堡墙上建有多处用于军事防御的炮眼,为战时火炮射击口。堡门右侧还建有一个小小的瞭望室,便于从高处侦察和监视敌情。一堵接一堵的土夯堡墙围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在匪患猖獗、兵荒马乱的年代为中岔人筑起了躲避战乱、抵御外敌的诺亚方舟。堡墙内侧修有人行通道,可通达堡子各处。据程世雄介绍,堡墙由蒸过的熟土夯打而成,故而堡墙上寸草不生。清代、民国时期天水匪患猖獗,兵匪不时骚扰乡村,各地村庄山头或险要之地都修建有防匪患的堡子,但中岔堡子形制之大、保存之完整实属罕见。站在堡子上,远山近水、村庄田野尽收眼底。

中岔堡子始建于清代乾隆年(1736—1795年)间,清同治年间建成,初为风水之用,后成为旧时村民防御兵、匪的军事设施,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程世雄撰《中岔堡子碑记》记载:“乾隆间,西北匪患猖獗,官不暇治,中岔诸贤共议四方黎元,踵然仿古城制筑堡子于凤凰山,可纳万人。群盗数至,见堡子知不可为,遂悻悻而返。闻之,令诸县皆法,则山山皆堡,堡堡皆兵焉”。另据堡门前碑文记载:“甘谷县中岔堡子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堡子东西长121米,南北宽35米,高10米,堡墙之上有马面6个,炮眼20余处,双道堡门。堡内建关帝、大王、山神、家神4座庙宇及戏台1座,植有古柏3株。堡墙外挖有护堡壕沟。中岔堡子是天水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城垣建筑之一。”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如果说中岔古堡留存了中岔的历史沧桑,中岔博物馆留住了中岔农耕文明的记忆,而新建的中岔碑林则将传统碑碣书法弘扬到了极致。中岔古堡碑林,甘谷县的一处文化地标,中岔村人的精神依托,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去体味乡愁、寻幽访古。

2019.12.15

 

作者简介:尤九成,字泳春,号秦亭山人,生于1970年10月,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人,地方文史学者、作家、诗人,《天水市麦积区志(1985—2007)》《麦积史话》《麦积年鉴》主要编撰人,麦积区旅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陇右文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原诗词研究会、麦积区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等团体会员。被天水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水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工作者”,被中华文艺学会授予“中华文艺诗文名家”称号。著有《麦积历史人物》(与潘守正合著),发表诗文500多篇,诗文散见于《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中国诗词年选》《中国当代诗词》《星星》《甘肃史志》等刊物,先后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爱情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铜奖等。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