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你关心的教育问题,都在这里!

时间:2018-03-10 14:21:37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马彦程点击:

2018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刊社推出“两会E政录”系列直播活动,邀请多位教育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教育专家们深入探讨教育改革热点话题。自2月27日推出第一场后,已经陆续推出了8场直播,话题涉及素质教育、高考改革、三科新教材、“双一流”建设等教育领域热点。金句频出,干货满满。

目前,直播已经过半,和教育小新一起看看教育大咖们是怎么给教育打call的吧

还有哪些您关心的教育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顺便吐血推荐一下教育小新连夜剪辑的微视频啦,能看到每一位教育大咖的观点交锋。精彩,不容错过哦

新时代如何发展素质教育

教育部原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

思考力和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翟亚男 摄

中华文化传统里有两句话,一句是读万卷书,另一句是行万里路。在新的时代发展素质教育,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挖掘这两句话的基本精神。今后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合作共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素质教育。吸收知识、获得知识是很重要的,实践也很重要,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加强思考,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力的时代。实践的过程要重视创新,因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有所突破,14亿人的基本素质、核心素质提高了,人才是不成问题的,人才就诞生其中。(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余慧娟 董筱婷)

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认知能力和职业能力是未来社会特别需要的素质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翟亚男 摄

去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里明确提出四个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认知能力和职业能力,过去我们提得不够。

为什么要提认知能力:一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超出了想象;二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知识甚至包括技能都可能被机器代替。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思考,除了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培养一种认知能力,包括元认知能力,应对变化飞速的时代,可以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力”可能是学校培养的一个目标。

为何提职业能力?一是因为人只有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才能找到自己和社会的关联;二是要把学校变成一个更加社会化的组织,拥有充满选择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类似于社会的空间里学会选择、学会判断,职业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余慧娟 董筱婷)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发展素质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翟亚男 摄

当前发展素质教育有三件事特别重要。

一是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业同未来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专业和他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职业同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往大一点说,就是把他的事业同他所担当的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的责任联系起来。这不光是学习动机问题,更是理想、价值观问题。

二是必须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包括体验、实践、探究在内的多样化学习,特别要强调的是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发展素质教育。

第三,当前发展素质教育必须高度关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带给学校教育的变化。网络的出现使课程的形态大大丰富,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支持,应该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实现自主学习。(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余慧娟 董筱婷)

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

推进新高考改革需要改变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新高考改革经过几年实践探索,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改变教育理念的问题。改革过程中,存在校长、教师以及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不理解改革或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存在学校不主动作为而是被动接受的现象。一些学校仍旧以一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来应对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最终导致改革的举措很难真正落地,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应试教育现象,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加剧。这也加大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新高考改革的质疑。牢记并落实改革初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新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十分重要。(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齐林泉 李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新机会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与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时代背景不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新高考改革也迎来新的机遇。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机会。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有助于高考招录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上海专门搭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化平台。这一平台的信息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可以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多元参考,也能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指引。(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齐林泉 李萍)

双一流:如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

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龄: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人才评价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重要前提。人才评价要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教师和人才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有针对性,要将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评价人才。同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要针对青年教师或者青年人才实行普惠性的措施,将重大科技、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向青年倾斜,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唐景莉 韩晓萌)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

实行多元评价,让评价结果更有说服力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双一流”建设,必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新的“两步走”战略的高级人才,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还要培养领军人才和精英人才。这就需要最优质的学术研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和引领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分类评价,高校呼唤已久。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区分科技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化艺术人才,防止“一刀切”,要实行多元评价,让评价结果更有说服力、更客观、更准确。(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唐景莉 韩晓萌)

“一带一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高校要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生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我们更多的不在于量的均衡,而是质的发展。如何让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能够快速在国际上居于一流水平,甚至引领某一个学科领域,我觉得这才是当务之急。

当丝路大学联盟建成,学校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也给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发现中国人在各个国际组织当中任职的数量很少,甚至还远不及一些经济不如我们的国家,于是我们选派学生到联合国去挂职、实习。同时,积极主动地推动学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在一起,给他们介绍中国。我们想把西安交大看作“一带一路”的桥头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储召生 徐倩 樊畅)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

大学生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思考自己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一带一路”给大学生带来的,一是要转变观念,真正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上来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定位、思考中国社会。二是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如果文化不交流,就会走向闭关。广西大学地处南宁,所以留学生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来自东盟国家,这些学生的到来使得我们跟东盟之间产生了很多的联系。三是“一带一路”通过与其他国家共建的方式来促进共同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储召生 徐倩 樊畅)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

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保障教师待遇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身份上确定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的法律地位,这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会继续呼吁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并同步修改《公务员法》,这个制度如果建立的话,就会从法律和制度上真正保证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由于身份的确立,教师可以由学校人变成区县人,作为特殊的公务员,教师流动就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有利于吸引优质的生源读师范院校,有利于现在已经从业的教师安心从教,终身从教,还有利于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康丽 崔斌斌)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提升整个社会对教师的“人文待遇”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目前,部分教师生活水平在当地处于中下,给教师开阔眼界、专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体发展。为此,需要对绩效工资进行重新思考,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要对教师待遇进行全面考虑,不仅要提升经济待遇,生活待遇,还要提升整个社会对教师的“人文待遇”。

一线教师面临的许多问题,如社会的不理解、家长的不包容等,是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种原因综合形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是要回到尊师重教这个原点,让大家感觉到教师职业很光荣。通过提高教师待遇,采取综合措施,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才来当教师,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和引领,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康丽 崔斌斌)

如何发挥好三科新教材的育人功能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

教材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怎样看待教材、怎样使用教材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经常为了减负,在教材上下功夫,老想把教材变薄,我出国考察过国外的教材,他们的教材比我们的教材厚。为什么呢?第一,国外学生的教材不带回家。其次,教材就是一个拐杖,国外学生用教材搜集材料,看懂以后,抓住教材里教给他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学习怎么去做。而我们过去经常把教材理解成:必须掰开揉碎,让孩子都记住。如果这样,教材再薄学生依然很累。尽管教材是我们育人的范式和基本依据,但它只是学习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在遵循教材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更多地教给孩子能力、价值取向,也就是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杨文怿 汪瑞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

老师应把世界当成教科书教给孩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二三十年前,老师和学生的全部世界就是那本教材。对老师而言,不讲教材就没有完成任务,就对不起学生。现在教学已经变得更加开放,很多老师愿意把世界当成教科书教给孩子。但是,如何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整合相关内容,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需要教师改变教育方式,还需要教师提高综合能力。现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能力,教师也必须具有综合素养、综合能力,如果只有单学科意识,就不能够胜任工作。综合性的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提高能力的意识,更要具备综合能力,需要学校给老师赋能。(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彭诗韵 汪瑞林)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林:

让广大教师职工看到党建工作的实在效果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做好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从过去强调的“两个覆盖”转向“三个更加有效”,即,更加有效破解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难题。比如各省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拿出真招切实解决民办学校党组织“上情下达”渠道畅通、党组织“话语权”保障、流动党员管理等问题;更加有效做好学校党建工作,要让广大教师职工看到党建工作的实实在在的效果,把虚功做实;更加有效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党建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让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学校育人事业发展服务。(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唐景莉 韩晓萌)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

形成正气充盈的校园政治生态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要切实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核心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一要着力提高政治站位。二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三要组织党员学习贯彻维护党章。四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民办高校要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形成正气充盈的校园政治生态。(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唐景莉 韩晓萌)

“双一流”背景下西部高校发展之道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副校长马宗保:

真正的人才,绝不会仅仅冲着待遇来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西部地区一部分高校的引才、留才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西部高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引才能力弱、留才压力大的情况。面对“人才大战”,西部高校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要积极引进人才,更要留得住已经成长起来的人才。

留住人才,待遇仅仅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平台,比如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点等。论待遇,西部高校可能比不过东部高校,但论发展空间,西部高校不一定比东部高校小。真正的人才,绝不会仅仅是冲着待遇来的,而是会综合考虑。西部高校要搭建平台,好让人才有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滢 丁晨)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

人才引进不能“娶了媳妇,弃了儿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现在高校中有一种现象可以形容为“娶了媳妇,弃了儿子”,指的是在人才争夺战当中,一些高校新引进的人才,在待遇上会大大优于学校已有的人才,如果学校处理不好,会引起已有人才的心态失衡。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学校已有人才之间的关系,主动权在学校。学校必须掌握好平衡点。比如,在广西民族大学,由于引进人才的批次不同,自治区及学校相关政策对人才的扶持力度也不同,后引进人才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会优于先引进的人才。学校的做法是,在先引进的人才完成了约定的服务年限后,设置高层次人才专门补贴,根据不同职位、级别的具体情况,为他们设置不同的补贴标准。

学校制度建设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要真正打赢高校“人才攻坚战”,还需要从全方位考量,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等举措,吸引人才并最终留住人才。(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滢 丁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